環境保護署 香港環境保護2004
抱負和使命 序言 目錄 主頁 繁體 簡體 English
1. 香港環境保護 2. 公眾的環保意識 3. 顧客服務及合作夥伴 4. 環境評估與規劃 5. 空氣 6. 噪音 7. 廢物 8. 水質 9. 執法行動

 
資源材料
 

 

使命
藉著規劃排污設施的建造、參與規劃工作及執行《水污染管制條例》及《海上傾倒物料條例》的管制措施,使海水和河水均達致既定的水質指標,從而保障市民的健康和福祉,以及達致各種自然存護目標。
第八章
  水質
 

 

二零零三年發展里程
完成與深圳環保局聯合進行的《大鵬灣水質區域管制策略研究》。
3項有關《淨化海港計劃》的主要研究大致完成,現正準備諮詢公眾。
評估《污水收集整體計劃》,確保可滿足截至2016年的發展需要。
擬備建議書,在北區推行廢水循環再用試驗計劃。

 

 

 

 

珍惜水環境

維港的海岸線和水質近年在香港引起街談巷議,雖然許多問題還需從詳計議,但公眾的嘹亮聲音,足證大家熱愛香港,關心環境。維港見證著香港數十年的繁華進步,與香港一起成長,它充滿蛻變的生命力,是每位香港人珍惜的瑰寶,也是我們渴望親近、觀賞和保護的一片碧海。在過去環保意識薄弱的年代,肆無忌憚地傾倒廢物這類缺德行為使本港的海洋和河溪受到污染,今天情況可不同了,大眾均十分支持保護水環境。

公眾都希望香港的海港和河溪澄澈怡人,環境保護署(環保署)為實現市民的期望,這些年來不遺餘力地改善水質,分別在維港中部、東部和各區泳灘河溪部署防治污染措施。可是,刻下的成果得來不易,許多措施都費用不菲。放眼明天,我們還需繼續投放金錢和資源,還要克服複雜的技術障礙,方可全面改善香港海洋河溪的水質。這點絕不能忽視。

香港維多利亞海港。
香港維多利亞海港。


優美海港 再展明媚風光

 
昂船洲污水處理廠是《淨化海港計劃》的重要設施。

昂船洲污水處理廠是《淨化海港計劃》的重要設施。

 

談到水質,維多利亞港總會成為話題焦點。維港是香港特區最大的海域,也是全港接收最多污染物的水體。海港兩岸住宅大廈林立,居民人數幾達400萬。這些大廈每日產生170萬公噸污水,在2001年之前,這些污水未經處理便排進海港,導致嚴重的污染。2001年底,政府的《淨化海港計劃》第一期實施後,維港水質顯著改善。

《淨化海港計劃》的要旨是收集及處理海港兩岸排放的污水。第一期計劃的範圍是九龍和香港東部海域,這帶水域接收的污水佔了總額70%。計劃推行後,污水先會經過化學強化一級處理,方會在海港西部排放。這系列措施實行後,中部和東部海域的細菌和氨含量大幅下降,此外維港整體的溶解氧量亦普遍上升。

計劃的成效誠然有目共睹,但是動用的經費數以十億元計,若要維港其他部份也海水明澄,政府尚需作出更多的投資。再者,目前公眾還未就最佳的污水處理級別達成共識。政府早於2000年委任國際專家小組對此進行研究,專家建議採用更高級別的處理程序,以確保污水可直接排進海港而毋損水質。專家報告發表後,環保署已逐一研究專家的建議,以便向公眾提供更多資訊,促進討論和落實最終決策。

專家建議採用生物曝氣過濾技術以提升污水的處理層次。

專家建議採用生物曝氣過濾技術以提升污水的處理層次。

2003年底,有關專家小組建議的3項重要研究大致完成,研究顯示專家建議的生物曝氣過濾技術實屬可行,而經過處理的污水水質可達到極高標準,然而這項技術的經常性開支可能比化學強化一級處理高昂數倍,而且處理廠選址亦很困難。專家小組在報告中建議了4個地點:第一個是土地面積足以建廠的南丫島舊採石場;第二個是昂船洲現有污水處理廠,但由於面積太小,要建設生物曝氣過濾處理廠,必須取得更多的土地;其餘兩個建議選址分別位於北角和沙灣,該處只可建造地下設施。此外,顧問並建議由單一私營機構負責污水處理設施的設計、建造和營運。

研究報告已訂於2004年發表和諮詢公眾意見,從而落實最理想的方案。從研究結果可見,較高級的處理程序成本較高昂,但卻可大幅改善維港水質。對於如何取捨,公眾意見紛紜,辯論亦十分激烈,足見香港市民對維港十分重視。前瞻細想,接下來我們必須保持冷靜客觀,作出最惠澤香港和海港的明智抉擇。

  檢討污水收集網絡的效能

香港的污水網絡近年鑒於多項因素而出現壓力 - 人口激增、新發展項目湧現和環境標準日漸提高,因此必須重新進行評估,以評定網絡的效能和運作情況。政府於1995年開始評估《污水收集整體計劃》,2003年順利完成研究評估,就這套污水基礎設施的藍圖提出多項改善建議。

評估報告指出不少現有污水管應進行修理或擴展工程,另亦列出需要改良的處理設施和泵水站,以及不當接駁至雨水渠系統的污水管。部份急需糾正的設施經已按建議進行處理,例如東九龍的改善工程現已動工,以應付新住宅發展項目的污水排放需要。此外,評估報告亦預測了截至2016年的概約人口增長率和發展計劃,並據此列出未來的需求趨勢。

 


澄淨海邊 同樂同享

 
污染的雨水渠廢水影響維港海傍水質。
污染的雨水渠廢水影響維港海傍水質。

處理污水無疑可改善水質,但若要創造清澈的海岸環境,則需要採取其他措施。這是因為雨水渠排放的水污染嚴重。而且有別於污水,雨水渠的廢水在未經處理情況下便直接由岸邊排出,污染鄰近的海面。

有些市民為貪圖方便,把污水管接到雨水渠系統,此外亦有食肆利用雨水渠排放骯髒的洗碗水,再加上每逢清洗街道或下雨時,地面的油垢、動物糞便和其他污染物都會沖進雨水渠,這些污泥濁水破壞了海岸環境。

雨水渠污染雖不是始於今天,但問題有日趨嚴重之勢。近年公眾對環境的要求日益提高,湊巧海港周圍又大興土木,以推行政府善用維港資源的發展項目,當中西九龍文娛藝術區就是一例。近年環保署積極打擊非法接駁雨水渠的活動,因此許多跟污水有關的污染問題也得到紓解,特別是工廠和商業場所造成的污染更明顯減少,但這仍是不足以完全杜絕污染物排進雨水渠的情況。在本港一些舊區,非法接駁雨水渠十分常見,為追蹤污染來源,環保署於2003年展開了調查,由署方人員在旺角等典型的舊區尋根究底。

與此同時,環保署亦致力開拓更多途徑,務求加強管制雨水渠污染。我們曾與澳洲和加拿大官員會晤,聽取他們在這方面的經驗。這些外國同儕認為香港的發展密度極高,而且許多市民多年來都利用雨水渠排放廢水,所以問題遠比悉尼、多倫多和溫哥華嚴重。這次與外國交流經驗讓我們獲益良多,澳加環保人員更為香港提供多項建議。其中一套方案是截流雨水,但費用甚高之餘亦可能存在技術困難;另一套成本較輕的方案是減少在地面鋪設混凝土,讓雨水滲入地面而不會流進海港,此外我們亦研討過公民教育和立法管制等方法。相對污水來說,雨水渠對水質造成的影響較輕,但卻足以破壞海岸環境,使市民不能盡享海岸的自然環境。這個問題未來數年尚需進一步探討,以落實解決方案和預算。


碧波粼粼 海灘優美迷人

 

香港除了海岸旖旎迷人,還有許多優美的泳灘。一年四季,各區的泳灘都有弄潮兒暢泳和滑浪。環保署保護泳灘水質的佳績,為水質管制計劃奠下基礎。本署於1986年成立後,隨即展開多項改善措施,以確保泳灘水質優良,保障市民的健康。我們將污水引流,防止泳灘受到污染,同時安排附近樓宇接上公共污水系統,化糞池則妥善維修。由於管制得宜,香港泳灘的水質持續改善,「良好」評級的泳灘於1986年只有9個,至2003年則有23個。

香港保護水環境的成就在國際廣受認同。2003年,世界衛生組織發出「安全康樂活動水環境的指引」後,英國廣播公司報導東南亞地區的泳灘普遍受到污水污染,唯獨香港推行嚴謹的監察計劃和向公眾公布泳灘水質資料,成為區內的環保先驅。每年泳季,環保署人員每星期均會收集水樣本化驗,然後根據泳客在該水域游泳染上與水質有關疾病的風險比率,評為「良好」、「一般」、「欠佳」或「極差」。每個公眾泳灘的水質化驗結果都會公布,任何泳灘如水質持續極差便會關閉。

香港的泳灘海水清澄,印證了我們的康樂活動水環境管理得宜,達到國際認可的標準。環保署期望所有其他水域都能取得這樣的成果,我們實施的每套方案,包括泳灘水質、海港污水處理、雨水渠廢水和河溪水質整治措施均以此為目標。未來我們將投入更多金錢和時間,使本港其他水域也如泳灘般澄淨,但首要的任務,仍是為市民提供進行康樂活動的清潔水環境和悉心淨化維港,讓市民閒來可漫步海濱,細賞香港最美麗珍貴的天然資產。優美潔淨的海洋和河溪是市民所共求,也是大家決意守護的瑰寶。《淨化海港計劃》進入諮詢期,社會又會掀起議論。但願香港發揮睿智,為下一代作出最理想的抉擇。

《淨化海港計劃》第一期設施啟用後水質的改善情況
《淨化海港計劃》第一期設施啟用後水質的改善情況
放大圖
2002年1月至2003年12月及2000年1月至2001年12月期間,《淨化海港計劃》的改善監測程序實施後,17個監測站錄得的溶解氧(毫克/公升)、氨(毫克/公升)及大腸桿菌(每100毫升含量)的轉變。

  廢水循環再用
 
污水循環再用效益多。
污水循環再用效益多。

在香港,水的應用範圍甚廣,包括食用、沖廁、清潔和灌溉等。由於淡水供應緊絀,很多時也會應用海水作食水以外的用途,可是這種做法有不少規限,因此政府在2003年決定進行深入研究,看看能否循環再用經處理的廢水,創造符合環保原則的新水源。

環保署為準備在北區實施試驗計劃,最近在該處進行了初步研究,以選定適合進行試驗的樓宇和最佳的廢水處理水平。從技術角度來看,經過處理的廢水絕對可以用作沖廁、灌溉和其他用途,但鑒於既有觀念根深蒂固,市民可能對廢水循環再用態度保守,因此環保署希望藉著試驗計劃解決這類非技術性問題。目前,大嶼山昂平吊車系統已率先支持這項創新意念,預計於2005年落成的發展項目準備推行廢水循環再用試驗計劃,而地鐵公司亦同意利用經處理的廢水作沖廁用途。

 

  大鵬灣合作計劃

香港與深圳的自然環境一脈相連,海水污染問題也需共同面對。1990年代,環保署與深圳環保局攜手制定了一套管理后海灣水質計劃,其後計劃擴展至大鵬灣,2003年雙方更協定了一套新方案,合力管制大鵬灣的水質。

大鵬灣。

大鵬灣。

大鵬灣的清澈水質在香港眾多海域難得一見,該處亦是石珊瑚和各種海洋生物的棲息地。港深兩地政府於1996年開始搜集資料,掌握大鵬灣的水污染量、可以承受的污染量和今後發展項目對水質有何影響。新的水質管理計劃根據這些資料,建議限制發展項目的宗數和規模,以確保不會超出可以承受的污染量,從而將環境影響減至最低。這套計劃已於2003年12月獲得「粵港持續發展與環保合作小組」通過。

 

前瞻

諮詢公眾,就《淨化海港計劃》的最佳發展方案達成共識。
與深圳環保局協定方案,就《后海灣水污染控制聯合實施方案》進行首次評估,藉此改善后海灣水質。
分階段推行生物指標監察計劃,鑑定污染物如何影響香港海洋環境的生態。
展開深入研究,解決西九龍區雨水渠污染問題。
與水務署及渠務署合作,開拓更多廢水再用的途徑。

 

| 珍惜水環境 | 資源材料 - 水質 |

回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