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vironmental Permit No. EP-103/2001/A

環境許可證編號  EP-103/2001/A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ORDINANCE

(CHAPTER 499)

Section 10&13

 

環境影響評估條例

(499)

10條及13

 

ENVIRONMENTAL PERMIT TO CONSTRUCT AND OPERATE A DESIGNATED PROJECT

 

建造及營辦指定工程項目的環境許可證

 

PART A (MAIN PERMIT)

A (許可證主要部分)

 

Pursuant to Section 10 of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Ordinance (the Ordinance), the Director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he Director) granted the Environmental Permit to MAJOR WORKS PROJECT MANAGEMENT OFFICE, HIGHWAYS DEPARTMENT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the "Permit Holder") on 17 September 2001. Pursuant to Section 13 of the Ordinance, the Director amends the Environmental Permit (EP-103/2001) based on the Application No. VEP-094/2003. The amendments, described below, are incorporated into this Environmental Permit (EP-103/2001/A). This Environmental Permit as amended is for the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of the designated project(s) described in Part B of this Permit subject to the conditions described in or attached to Part C of this Permit.

 

( ) 10 ( ) 2001917 (EP-103/2001) ( "") 13VEP-094/2003 EP-103/2001 (EP-103/2001/A)B C

 

The issue of this amended environmental permit is based on the documents, approvals or permissions described below:

 

本經修訂的環境許可證乃依據下列文件、批准或許可條件而簽發

 

 

Application No.

申請書編號:

VEP-094/2003

Document in the Register :

登記冊上的文件 :

(1)   Route 16 Investigation Assignment

-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Final Assessment Report (January 1998) (Register No. EIA-135/BC)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the “1998 EIA Report”]

-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 Audit Manual (January 1998)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the “1998 EM&A Manual”]

 

(1)     十六號幹線勘探工作

-          《環境影響評估最終評估報告》(19981) (登記冊編號: EIA-135/BC) [下稱「1998年環評報告」]

-          《環境監察及審核手冊》(19981) [下稱1998年環監手冊」]

 

 

 

 

Document in the Register :

登記冊上的文件 :

 

(2)     Route 16 Investigation Assignment

-          Alternative Alignment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Final Assessment Report (August 1999) (Register No. AEIAR-022/1999)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the “1999 EIA Report”]

-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 Audit Manual (August 1999)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the “1999 EM&A Manual”]

The Director’s letter of approval of the 1999 EIA Report dated 5 November 1999 ref (25) in Ax(1) to EP2/N1/A/24 Pt.3

 

(2) 十六號幹線勘探工作

-          《替代路線環境影響評估最終評估報告》(19998) (登記冊編號AEIAR-022/1999) [下稱「1999年環評報告」]

-          《環境監察及審核手冊》(19998) [下稱「1999年環監手冊」]

署長於1999115 日發出批准1999年環評報告的信件(檔號(25) in Ax(1) to EP2/N1/A/24 Pt.3)

 

(3)     Application documents including all attachments submitted by the Permit Holder on 20 August 2001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the “the Application”]

 

(3) 許可證持有人於 2001820日提交的申請文件,包括所有的附件 [下稱 「申請書」]

 

(4)     Environmental Permit issued – Permit No.: EP-103/2001 issued on 17 September 2001.

 

(4) 已簽發的環境許可證許可證編號:EP-103/20012001917日簽發。

 

(5)     Application for Variation of an Environmental Permit No. VEP-094/2003.  [Hereafter referred to as “the Application VEP-094/2003”]

 

(5) 申請更改環境許可證編號VEP-094/2003

[下稱申請書編號VEP-094/2003”]

 

 


 



Application No.

申請書編號

Date of Application

申請日期

List of Amendments Incorporated into this Environmental Permit

已包含在本環境許可證內修訂項目

Date of Amendment

修訂日期

VEP-094/2003

24 April 2003

 

2003424

--  Vary Condition 3.1 in Part C of the Environmental Permit EP-103/2001

 

-          Vary Figure 2 of the Environmental Permit EP-103/2001

 

-          更改環境許可證編號 EP-103/2001 C 部條件第3.1項條件

 

-          更改環境許可證編號 EP-103/20012

 

20 May 2003

 

2003520

 

 

 

 

 

 


 20 May 2003

 

                       

Date

 

(Elvis W K AU)

Assistant Director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and Noise)

for Director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環境保護署署長

(環境保護署助理署長(環境評估及噪音)區偉光代行)

 


PART B (DESCRIPTIONS OF DESIGNATED PROJECT)

B (指定工程項目的說明)

 

Hereunder is the description of the designated project mentioned in Part A of this environmental permit :

下列為本環境許可證A部所述指定工程項目的說明:

 

 

Title of Designated Project

指定工程項目的名稱

 

 

Route 9 between Cheung Sha Wan and Sha Tin – Main Portion [This designated project is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the Project”]

 

九號幹線長沙灣至沙田段 主要路段 [本指定工程項目下稱「工程項目」]

 

 

Nature of Designated Project
指定工程項目的性質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of a section of a dual 3-lane trunk road.

 

建造及營辦一條雙程三線分隔主幹路的部分路段

 

 

Location of Designated Project

指定工程項目的地點

 

From Cheung Sha Wan to Sha Tin.  The location of the Project is shown in Figure 1 of this Environmental Permit.

 

長沙灣至沙田。工程項目的地點載於本環境許可證圖1

 

 

Scale and Scope of Designated Project(s)

指定工程項目的規模和範圍

Construction & operation of

建造及營辦

 

(a)      All civil works (including highways, traffic, geotechnical, drainage, structural, architectural and landscaping works) for the Lai Chi Kok Viaduct, the interchange with Ching Cheung Road, the main road within Butterfly Valley and the Eagle’s Nest Tunnel;

 

(a) 荔枝角高架路、呈祥道交匯處、蝴蝶谷內主要道路及尖山隧道的所有土木工程(包括公路、交通、土力、渠務、結構、建築及景觀美化工程)

 

(b)         All E&M works (including ventilation, Traffic Control & Surveillance System (TCSS), toll collection system and lighting) for the whole Route 9 between Cheung Sha Wan and Sha Tin;

 

(b)  整條九號幹線長沙灣至沙田段的所有機電工程(包括通風設備、交通管制及監察系統、車輛繳費系統及照明設備)

 

(c)         the permanent slope works above the northern portal of the Eagle’s Nest Tunnel; and

                     

(c)   尖山隧道北面入口上面的永久斜坡工程;及

 

(d)         the architectural works (including fitting out and finishings) of the portal buildings of the Sha Tin Heights Tunnel.

 

(d)     沙田嶺隧道入口大樓的建築工程(包括裝修及終飾工程)

 


C (許可證條件)

 

1.         一般條件

 

1.1       許可證持有人必須確保完全符合本環境許可證的全部條件。如有不符合本許可證的情況,可能違反環境影響評估條例(499)的規定,而當局可根據條例採取適當行動。

 

1.2       許可證持有人須經常確保完全符合現行法例的規定,包括(但不限於)噪音管制條例(400);空氣污染管制條例(311);水污染管制條例(358)、海上傾倒物料條例(466)及廢物處置條例(354)。本許可證本身不會就根據任何法例提起的法律程序構成任何抗辯理由。

 

1.3       許可證持有人須印製本許可證的複本,連同本許可證所述的所有文件或本許可證A部所述文件,以供署長或獲授權人員任何時間內在本許可證所涵蓋的所有工地/辦事處查閱。凡提述本許可證,須包括本許可證所述的所有文件和登記冊內的相關文件。

 

1.4       許可證持有人須把本許可證的一份複本交予有關工地的負責人,並確保這些人士完全明白本許可證的所有條件與規定。工地是指建造、營辦及/或解除運作工程項目的工地,下文所提及的工地亦屬同一意思。

 

1.5       許可證持有人須在有關建造工地的所有車輛進出口或一處方便地點,顯眼地展示本許可證的複本,以供公眾在任何時間內閱覽。許可證持有人須確保在這些地點展示關於本許可證(包括任何經修訂的許可證)的最新資料。如果許可證持有人交回許可證的部分或全部,須把其送交署長的通知書,在備有原本許可證的各處相同地點展示。遭暫時吊銷、更改或取消的許可證必須從工地除下,不再展示。

 

1.6       許可證持有人須依據本許可證B部的工程項目說明,建造及營辦工程項目。

 

1.7       許可證持有人須確保工程項目的設計、建造及營辦,按照下述資料及措施辦理:1998年環評報告(登記冊編號:EIA-135/BC)1999年環評報告(登記冊編號:AEIAR-022/1999)1998年環監手冊、1999年環監手冊及申請書(申請書編號:AEP-103/2001)所說明的資料和各項建議;或本許可證所說明的緩解措施,或根據本許可證內載的條件須向署長存放或獲署長批准的提交文件所建議的緩解措施;或在工程項目各階段進行的持續監察和監測工作所建議的緩解措施。如登記冊文件所述建議沒有在本許可證明確表示,則仍須實施這些建議,除非獲本許可證明確豁除或默示修訂。

 

1.8       所有按本許可證規定提交的文件,須在接獲署長的意見(如有者)後一個月內(除非署長另行指定),根據署長的意見加以修正並再向署長提交。

 

1.9       署長批准的所有提交文件、署長沒有給予意見的所有存放文件、或根據本許可證規定由署長給予意見修訂的所有提交文件,均須詮釋為本許可證C部說明的許可證條件的一部分。提交文件如有任何修訂,均須獲署長的書面批准,或符合有關許可證條件訂明的規定。如有不符合提交文件的情況,可能違反環境影響評估條例的規定。所有提交文件或提交文件的任何修訂本,均須按下文條件第2.1項所述由獨立環境查核人核實,然後才按本許可證規定向署長提交。

1.10     許可證持有人須把所有按本許可證規定提交的文件定稿公開給公眾人士知道,方法是把有關文件複本存放於環境影響評估條例登記冊辦事處,或署長指定的任何其他地方,或署長指定的任何互聯網網站,或採取其指定的任何其他方法,以供公眾查閱。因此,許可證持有人須提供足夠數量的複本。

 

1.11     許可證持有人須在工程項目的建造工程展開前,至少提早4個星期以書面方式把建造工程的施工日期通知署長。如施工日期有任何更改,許可證持有人必須立即以書面方式通知署長。

 

1.12     本許可證規定向署長提交的所有文件,須親身送交或以掛號方式郵寄至環境影響評估條例登記冊辦事處(現址為:香港灣仔軒尼詩道130號修頓中心27)。許可證持有人須印製本許可證的複本,以供署長任何時間內在本許可證所涵蓋的所有工地查閱。

 

2.         建造工程項目需提交的文件

 

2.1       在工程項目的建造工程展開前,須至少提早2個月聘用一名獨立環境查核人。獨立環境查核人須在環境監察及審核或環境管理方面至少有7年經驗。獨立環境查核人須執行1999年環監手冊所界定的職務,並須審核1998年環監手冊及1999年環監手冊(下稱兩本環監手冊)所涵蓋的整體環境監察及審核計劃,包括實施所有環境緩解措施、提交有關環境監察及審核的文件,以及提交本許可證所要求的其他文件。此外,獨立環境查核人須核實永久及臨時工程在環境上的可接受程度、相關的設計圖則和根據本許可證提交的文件。

 

2.2       在工程項目的建造工程展開前,須至少提早2個月成立一個環境小組。環境小組須由一名在環境監察及審核或環境管理方面至少有7年經驗的環境小組組長帶領。環境小組及環境小組組長須執行1999年環監手冊所界定的職務。環境小組組長須按兩本環監手冊內載的環境監察及審核規定,實施有關環境監察及審核計劃。

 

2.3       許可證持有人須在工程項目的建造工程展開後4個星期內,把主要建造公司及/或以任何形式與工程項目相關的合營企業的管理架構,以書面通知署長。提交的資料須至少包括一份組織圖、負責人的姓名及聯絡資料。

 

2.4       在任何造成林地或天然河溪損失的建造工程展開前,許可證持有人須至少提早8個星期把3套景觀美化建議提交署長批准,包括比例1:1000或如署長所同意的其他合適比例圖則。為進一步減少所造成的生態影響,建議必須展示為補償永久林地損失而重新種植的地方、補償短期林地損失的修復地方(以公頃清楚說明補償地方的面積),以及重新開拓的河溪,並須包括這些工程的實施計劃。實施計劃須清楚劃分這些工程的景觀緩解措施在執行、管理及維修保養方面的職責。許可證持有人須依據提交文件所載詳情及時間表,徹底執行獲准建議所述各項措施。如有關建議未獲批准,許可證持有人不得展開造成林地或天然河溪損失的建造工程。

 

2.5       在工程項目的建造工程展開後,許可證持有人須至少提早4個星期把3套工程項目建造階段的廢物管理計劃提交署長批准。計劃須由環境小組組長核證並由獨立環境查核人核實,證明其符合1998年環評報告、1999年環評報告及申請書所載的資料及建議。計劃須說明建造活動所產生的各類廢物的避免產生、再使用、回收、循環再造、貯存、收集、處理和棄置安排,並須包括1998年環評報告、1999年環評報告及申請書所建議的廢物管理緩解措施。這計劃須包括用以分隔和貯存可供再用和再造物料的指定地方。獲准計劃內所有措施,均須在整段建造工程期間徹底執行。

 

3.        工程項目建造及營辦期間須採取的措施

 

3.1       為減輕工程項目造成的交通噪音影響,本許可證圖23456所示的隔音屏障/隔音罩/半封閉式隔音罩,須在工程項目營辦前建造並完成。

 

3.2       為減輕隧道工程造成的水質影響,在隧道工程期間,須徹底執行下述緩解措施:

 

a.    在暴雨期間,臨時露天存放的挖出物料須用帆布或同類物料覆蓋。任何來自鑽挖及爆破隧道工程的建造或挖出物料的沖刷物,須先導引流經合適的沉積物捕集裝置才排入排水系統,以便控制排放的雨水徑流、建築徑流或清洗後的廢水。排水系統須依據1999年環評報告第6.4.4.46.4.4.7段的規定而設計。

 

b.    從隧道抽出的地下水須排入沉積物捕集裝置,以提高沉降速度並清除淤泥,然後才排入排水系統的排水渠。

 

3.3       為減輕建造活動引致的工地徑流及其他潛在水污染對環境造成的影響,在整段建造工程期間,須徹底執行附件A所說明的緩解措施。

 

3.4       為減輕建造工程期間造成的生態影響,下述措施須徹底執行:

 

a.    在工程項目範圍內的所有淡水河溪豎設沉積物屏障及運作靜水池,以減少建造工程期間河溪出現的沉積。

 

b.    依據提交文件所載詳情及時間表,徹底執行上文條件第2.4項獲准景觀美化建議所述的各項措施。

 

c.    關於蝴蝶谷內的建造工地,須在工程展開前沿建造工地界線豎設圍欄,以防止傾倒廢物、車輛行駛及人們據用鄰近林區,尤其在兩種稀有/受保護植物品種附近的地方(位置見1999年環評報告圖7.4a)

 

3.5       依據1999年環評報告的執行時間表:

 

a.    於運送氯氣及在大埔道濾水廠卸下氯氣期間,暫停建造活動,即在運送氯氣的車輛在大埔道濾水廠的通道行駛及氯氣鼓裝卸活動期間,須把建築工人撤離至距離氯氣貯存倉至少500米的地方(如屬戶外),或室內的安全地方(即防毒庇護所,釋義見1999年環評報告的執行時間表)

 

b.    大埔道濾水廠氯氣貯存倉100米範圍內的建造活動,包括由距離入口200米的尖山隧道範圍內進行的建造活動,及石梨貝濾水廠通道200米範圍內進行的建造活動,均只限在日間(上午7時至晚上7)進行,工人數目最多為30人。若因應減少工時,則可增加工人數目,例如每天工作6小時,便可讓60名工人從事建造活動。大埔道濾水廠氯氣貯存倉500米範圍內的建造活動,亦只限在日間進行,工人數目最多為70(或因應減少工時所需的應數目)。設施如工場及辦公室等,均須設於大埔道濾水廠氯氣貯存倉500米範圍以外的地方。

 

4.         工程項目建造工程期間須執行的環境監察及審核規定

 

4.1       環境監察及審核計劃,須依據兩本環監手冊所載規定執行。計劃如有任何更改,須由獨立環境查核人提出充分理由,證明其符合兩本環監手冊所載規定及1998年環評報告、1999年環評報告及申請書內載資料,然後才提交署長批准。

 

4.2       須依據兩本環監手冊所載規定進行取樣及測

 

a)    按照兩本環監手冊所載規定,進行環境基線監測;及

 

b)    按照兩本環監手冊所載規定,進行影響監測

 

4.3       兩本環監手冊的事件/行動計劃所說明的補救行動,須按照事件/行動計劃所訂明的時限或如署長所同意,徹底及妥善執行。

 

4.4       本許可證條件第4.24.3項的測量及補救行動記錄須在收集數據或完成補救行動3個工作天內記錄和保存,用作擬備和提交環境監察及審核報告,並備妥有關資料以便在工地查閱。

 

4.5       工程項目的建造工程展開前,須至少提早2個星期向署長提交基線監測報告兩份硬複本和一份軟複本。提交文件須由獨立環境查核人核實。如署長要求,須把提交文件的額外複本送交署長。

 

4.6       在規定提交報告的月份結束後2個星期內,須向署長提交每月環境監察及審核報告的硬複本和軟複本各一份。環境監察及審核報告須包括所有不符合(超出)環境質素成效規限(行動及規限級別)的摘要。提交文件須由獨立環境查核人核實。如署長要求,須把提交文件的額外複本送交署長。

 

4.7       根據本許可證提交的所有環境監察及審核數據,均須真實無誤。

 

5.         工程項目營辦期間須執行的環境監察及審核規定

 

5.1       須依據1999年環監手冊,在營辦期間進行交通噪音監測。監測詳情及結果(包括測量的噪音水平與預測水平的比較)須記錄在交通噪音監測報告內。在監測工作完成後一個月內,交通噪音監測報告須由許可證持有人核證,然後才向署長存放3份報告。

 

5.2       許可證持有人須向署長存放經由環境小組組長核證並由獨立環境查核人核實的3份審核報告,以示按本許可證條件第2.4項批准的提交文件所建議的措施已完成並達致滿意的程度。審核報告須在緩解措施完成後3個星期內存放。

 

5.3       許可證持有人須向署長存放經由環境小組組長核證並由獨立環境查核人核實的3份審核報告,以示按本許可證條件第3.1項批准的提交文件所建議的措施已完成並達致滿意的程度。審核報告須在緩解措施完成後3個星期內存放。

 

6.         環境監察及審核資料的電子匯報

 

6.1       為方便公眾透過環評條例互聯網網站和在環境影響評估條例登記冊辦事處查閱基線監測報告、每月環境監察及審核報告及交通噪音監測報告,以超文本標示語言(HTML)(4.0或較後版本)和便攜式文件格式(PDF)(4.0或較後版本)製作的報告的軟複本,除非另獲署長同意,須與本許可證條件第45項所說明的硬複本同時提交。關於HTML的版本方面,可與報告各節及小節作出超文本連結的目錄須在文件開端加入。報告內各類圖表須在載有相關資料的正文內作出超文本連結。除非另獲署長同意,報告內所有圖形均須以交錯存取的GIF格式制定。報告的軟複本內容,必須與硬複本的內容一致。

 

 

 

:

 

1.         本許可證共有3部,即:A部(許可證主要部分)B部(指定工程項目的說明);及C部(許可證條件)。任何援引本許可證的人士須就條例的法律含意徵詢獨立法律意見,下述註解只供一般參考用。

 

2.         許可證持有人可根據條例第13條的規定向署長申請更改本許可證的條件。許可證持有人須把經修改的許可證,替換在建造工地內展示的原有許可證。

 

3.         承擔指定工程項目的整項或部分工程的責任的人,在承擔指定工程項目責任之前,可根據條例第12條的規定向署長申請新的環境許可證。

 

4.         根據條例第14條的規定,署長可在環境食物局局長的同意下暫時吊銷、更改或取消環境許可證。遭暫時吊銷、更改或取消的許可證必須從建造工地除下,不再展示。

 

5.         如果本許可證在工程項目建造或營辦期間取消或交回,則在繼續進行工程項目之前,必須先根據條例規定取得環境許可證。根據條例第26(1)條的規定,任何人在沒有有效環境許可證的情況下建造或營辦條例附表2I部所列明的指定工程項目,即屬犯罪。

 

6.         如任何人在違反本許可證的條件下建造或營辦工程項目,根據環評條例,即屬犯罪—

 

(i)              一經循公訴程序首次定罪,可處罰款200萬元及監禁6個月;

(ii)            一經循公訴程序第二次或其後每次定罪,可處罰款500萬元及監禁2年;

(iii)           一經循簡易程序首次定罪,可處第6級罰款及監禁6個月;

(iv)          一經循簡易程序第二次或其後每次定罪,可處罰款100萬元及監禁1年;及

(v)            在任何情況下如該罪行屬持續性質,則法院或裁判官可就其信納該罪行持續的每天另處罰款10,000元。

 

7.                  許可證持有人可在接獲本許可證後30天內,根據條例第17條就本許可證的任何條件提出上訴。

 

8.                  上述註解只供一般參考用,欲知有關詳情,許可證持有人須參閱環評條例及徵詢獨立法律意見。

 

 

環境許可證編號 EP-103/2001/A

 


附件A(條件第3.3項所述)

 

建造工程期間工地徑流和其他潛在水質污染物的環境影響緩解措施

 

(a)        地面徑流

 

(i)   建造工地的地面徑流須流經妥為設計的泥沙/淤泥清除設施(如隔沙池、隔泥池及沉澱池)才排入雨水渠。工地內須設排水道、土堤及沙包防護屏障,以便把雨水妥為導引排入這些淤泥清除設施。

 

(ii)   進行工地平整工程和土木工事之前,須先行建造截水井及周邊水道。

 

(iii)   淤泥清除設施、排水道、沙井須妥為保養,至少1個星期清理一次沉積的淤泥和砂礫,在暴雨開始落下和結束之後,都要確保這些設施在任何時間內能充分發揮作用。

 

(iv)   土木工事最終表層須加以密封,其後的永久工程或表層保護工程,須在最終表層形成後立即進行,以免受雨水侵蝕。須沿工地界線或在環境小組組長所同意的地點設置適合的截流渠。由坑溝或地基挖掘處所排出的雨水須經淤泥清除設施流入雨水渠。

 

(v)   所有發電機、燃料及油均須存放在堤圍範圍內。堤圍範圍內排出的水須先導引流經截油器後,才排入雨水渠。

 

(vi)   為確保土、泥及碎屑不會積聚於路面而使用車輪清洗設施時,須把流出的廢水內含的沙粒及淤泥沉澱及清除,然後才排入雨水渠。在介乎車輪清洗間與公用道路之間的路段須鋪設覆土,防止清洗車輪的廢水及其他工地徑流排入公用道路的渠道。

 

(vii)   排水系統須設置截油閥,並定期清理,以防止意外濺溢後油及油脂流入雨水排放系統。截油閥須設分流,以防止暴雨期間雨水湧流。

 

(b)        一般建造活動

 

在施工範圍和建造工地的所有地方,以及在整段建造合約期間,工地的碎屑和垃圾必須妥為處理及處置,以免混入水中,造成水質影響。建造工地上用作臨時存放挖出物料的地方,在暴雨期間須用帆布或同類物料覆蓋。任何來自建造或挖出物料的沖刷物應先導引流經沉積物捕集裝置才排入排水系統。進行建造工程的時間須妥為編排,先建造及完成一段路線,才展開下一段路線的挖掘工作,以減少挖出物料的堆存量。

 


圖 1 | 圖 2 | 圖 3 | 圖 4 | 圖 5 | 圖 6 | 附件 A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