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問合約編號

 

EN002(C)-01

 

地鐵有限公司尖沙咀站改建工程

 

環境影響評估

 

摘要報告

 

 

 

 

參考編號:

 

R0532-1.01

 

倡議者:

 

日期:

 
 

 

 

 

 

 

 

 

 

 

 

 

 

 

 

 



目錄

 

1     引言.... 1

2     工程概述.... 1

3     初步的建築項目及其次序.... 3

4     環境敏感受體.... 4

5     建築噪音影響評估.... 4

6     建築塵埃影響評估.... 5

7     建築廢料管理.... 5

8     總結.... 6

 

 

 

圖表

附圖A   施工位置圖

附圖B   連接用之麼地道及中間道隧道排列和建議中之南面擴建和行人隧道之關係

附圖C   地鐵尖沙咀站南面擴建與及行人隧道的初部設計圖

附圖D   地鐵尖沙咀站南面大堂擴建之橫切圖

附圖E   地鐵尖沙咀站彌敦道行人隧道之橫切圖

附圖F   初步施工程序表

附圖G   建議中之懸臂支架式隔音牆之草圖

附圖H   建議興建在道路甲板通路口的典型隔音罩

 


1               引言

1.1           地鐵有限公司建議在現時地下鐵路尖沙咀站的南端進行改善及擴建工程,擬向該站南面擴建並提供一條沿彌敦道的行人隧道。附圖 A 展示了工程計劃的位置。由於建議的結構將置於地底和並沒需要建新的氣通道。因此預期計劃的運作階段不會產生任何嚴重的環境問題。

1.2           根據環境影響評估條例中第9章第4節,建議中的尖沙咀地鐵站改建工程是屬於對獲豁免工程項目作出“實質改變”。地鐵有限公司於20001113日把工程項目簡介提交給環保署署長,用以申請該工程環境影響評詁研究 (以下簡稱〔環評研究〕) 概要。而該環評研究概要在經過公眾查閱後已發給地鐵有限公司,該概要敍述了是次環評研究的目的及範圍。

1.3           地鐵有限公司委託西圖國際(中國)有限公司,為上述工程進行了一項環評研究。獨立於地鐵有限公司工程設計顧問的環評研究小組,透過地鐵有限公司的環境經理為他們提供必要的介面,以確保設計和建築的方法都已考慮了該工程對環境可做成的潛在影響,和在建築的文件上訂立充足的緩解措施。

2               工程概述

2.1           由於興建屬於九廣鐵路有限公司東尖沙咀站工程內包括的一條在麼地道的行人隧道,位於彌敦道和麼地道交界的尖沙咀站機房和其他設施將需要搬遷。而建議的轉車站所導致乘客的增加,亦將增加了公眾地方的需求,和為了應付因而要增加的電力和其他設施而需要額外的空間安置更大的機房和其他設施。

2.2           除此之外,拫據地鐵乘客預測研究指出,在麼地道的新建行人隧道並不足以應付使用地下鐵路/九廣鐵路轉車站的乘客需求。建議的“彌敦道行人隧道”將為乘客提供一條直接、方便的通道來往轉車站並可填補行人網的空缺。在乘客預測研究中預計建議的彌敦道行人隧道將尤其能夠吸引乘坐九廣鐵,路頭半部份車箱的乘客。

2.3           在改建現時尖沙咀站的工程中,在車站南端將擴建大概80米的大堂,這不僅能為因興建“麼地道行人隧道”而需要搬遷的機房和站內其他設施提供空間,並且能如附圖B中展示的把需要連接彌敦道地鐵站和中間道的行人隧道的長度縮短至大慨30 米。當中没有其他設計方案能如建議中的方案般可以提供一個綜合性的設計去連接現時的尖沙咀站和計劃中的“中間道行人隧道”。

 

2.4           地鐵站南端改建工程及其連接行人隧道初步設計方案是由工程設計顧問所負責,並在20008月已開始跟政府討論。初步的設計方案其後發展成為如附圖C所展示的“較理想方案”,當中包括了擴建大慨 80米的南面大堂和一條30米長沿彌敦道的行人隧道。附圖DE展示了南端改建部份跟現時地鐵荃灣線隧道的關係。

2.5           工程可能採用的興建方法有鑽挖隧道和挖掘後蓋頂。然而,鑽挖隧道在此項建築工程被認定為技術上不可行,原因如下:

·       增建的大堂需與現時位於淺土的車站大堂在同一水平排列,決定了增建大堂的深度,令工序工作牽涉的深度不足用鑽挖的方法

·       在工程範圍下層的荃灣線隧道不能受工程影響

·       拫據地基調查發現,工程範圍內的地層有不同的地質,令鑽挖隧道設計增添不少困難

2.6           採用挖掘後蓋頂的方法的建造方法簡單,被認定技術上可行性。而有關噪音和塵埃的潛在環境損害,是可以利用一系列的方法作避免及緩和,包括於道路承托甲板下才進行大量挖掘工作、分階段及次序進行有關工地清除和興建暫時性道路承托甲板的建築工作、及於工程實施其間實行足夠的噪音和塵埃緩解措施等。

 


3               初步的建築施工程序表及建築次序

3.1           建築施工程序表和建築次序的制訂,以減少建築工程對環境和交通做成影響為一重要的目標。附圖F展示了初步的施工程序表。

3.2           建築工程施工時將先移除現存在道路中央分隔兩線的部份,現時馬路的石屎面將會逐行清拆以減少對交通的影響。現存在彌敦道的地下管道將會在有需要的情況下才被移開,並在可行的情況下把設施懸掛於地底下被挖的地盤上,以減少建築期間的暫時性滋擾。

3.3           臨時的樁柱及道路承托甲板將會用以恢復馬路和行人路。如在初步施工程序表中展示,在地下挖掘工程進行時,地面的甲板將可承接彌敦道的交通。

3.4           挖掘工程將會於道路甲板下逐層進行,並會定時檢查荃灣線隧道的完整性。當地底工程完成後,道路甲板將會被移除,讓馬路及其他設施逐行恢復原狀。

3.5           建議中尖沙咀站改建工程要注意的主要環境事項包括:

¨     潛在的建築噪音影響

¨     潛在的建築塵埃影響

¨     建築廢料管理

3.6           在環評研究中已確認了建築期間所帶來的短暫潛在影響的範圍和程度,並已制訂了足夠的環境緩解措施,務求把影響減至可接受的水平。建議中改建工程的運作階段已確認不會產生重要的環境問題。

 

4               環境敏感受體

4.1           在工地範圍附近的建築物大部分都是設有中央空調系統和不會依靠窗戶作空氣調節的酒店。它們包括西面的半島酒店、九龍酒店和香港凱悅酒店,與及東面的喜來登酒店、帝國酒店和假日酒店。在工地範圍附近的商業大廈包括彩星大廈、良士大廈 和東企業廣場。在工地範圍以東的重慶大廈內的單位主要是作商業和旅店用途,它們都採用窗口式空調系統。而沿著彌敦道地面兩旁都有商鋪,而工地範圍附近的所有土地在分區計劃大綱草圖都被劃作“商業用途”。

5               建築噪音影響評估

5.1           有鑑於工地的位置和維持彌敦道道路全面流通的需要,工程將採用一行一行施工方法。由於工地的範圍非常有限,將能限制每個工序所能使用的機械數量。工程的分段執行本身也會緩解一些噪音滋擾。

5.2           建築噪音是受到噪音管制條例所監管,在受管制的時段內(即星期一至六內傍晚七時至翌日早上七時,與及星期日及公眾假期內的任何時間),在沒有由環保署發出的有效建築噪音許可証下是禁止使用機械的。而發出許可証的要求和程序則列明在{非撞擊式打樁工程的建築噪音技術備忘錄}內。

5.3           在非管制時段內(即除了公眾假期外,星期一至六早上七時至晚上七時),由非撞擊式打樁發出的建築噪音是這個研究的重點。在環境影響評估條例下的技術備忘錄附錄五內的圖表1B展示了日間的噪音限制水平。

5.4           依據分段的工程計劃程序,項目的工程設計顧問為了建築噪音影響研究而建議了一個合理、初步的使用機械目錄表。雖然預期未來委託的承建商有可能建議使用另一些機械,但依據這份可行的目錄表而作的量化評估將能確認潛在的噪音問題,從而在早期階段可制訂和計劃出可行和足夠的噪音緩解措施。地鐵有限公司將透過合約內客要求承建商提供和執行建議的噪音緩解措施,令附近的噪音敏感受體所承受到的噪音能達至一個可接受的水平。

5.5           量化評估的結果指出,透過逐步提升和同時使用不同的可行噪音緩解措施下,附近的噪音敏感受體所受到的建築噪音將可緩解至可接受的水平。建議的可行噪音緩解措施包括:

¨ 使用較靜的機械

¨ 豎立臨時的隔音屏障和機動設備隔音罩

¨ 在保留作地下工地入口和運送掘土物料之用的道路甲板的出入口設置隔音罩

¨ 施行良好的地盤運作及噪音管理

5.6           為了減低裝置摏柱時的噪音影響,在工地和重慶大廈之間的位置需要在進行有關工程時築起一道高度足夠的懸臂式隔音屏障。附圖G展示了懸臂式隔音屏障的初步設計圖解。另一方面,當在建議中馬路道路甲板下面進行地下挖掘工程時,在用作運送挖掘物料的出口處建議設置一個隔音罩。附圖H展示了該隔音罩的初步設計。評估研究中指出尖沙咀站改建工程和九廣鐵路公司紅磡至尖沙咀東鐵支線工程並不會對噪音敏感受體做成令人關注的累積噪音影響。

5.7           地鐵有限公司將要求被委託的承建商施行足夠及直接的噪音緩解措施。定期的環境監測和審核計劃將會用作查核承建商是否切實執行建議的噪音緩解措施。


6               建築塵埃影響評估

6.1           在施工階段中可能產生的空氣質素影響主要是來自工地排出的塵埃。塵埃主要會在道路甲板還未完成工初期階段產生。

6.2           研究中採用了空氣質素模型“飄散塵埃模型”(Fugitive Dust Model) 來評估處理物料搬運和挖土時所產生的潛在塵埃影響。通過輸入整年內每小時天氣變化的資料,空氣質素模型模擬了在數個具代表性的評估點的平均一小時內最高和平均一日內最高的總懸浮粒子的濃度。模擬出的總懸浮粒子濃度加上來自周圍環境的總懸浮粒子濃度後與一小時內每立方米500微克和平均一日內每立方米260微克的指引水平作比較。評估結果指出附近空氣敏感受體緩解後的塵埃水平能符合空氣質素的要求。

6.3           根據空氣污染控制(建築塵埃)條例的要求,充足的塵埃緩解措施必須施行,以盡量減少塵埃影響至可接受水平。研究中強調了一些條例中要求的可行塵埃控制措施供承建商參考和施行,包括經常沖洗和覆蓋塵埃污染源。

6.4           環境小組將透過環境監測及審核計劃來查核塵埃控制/緩解措施的執行是否充足。這可讓承建商在總懸浮粒子濃度出現不可接受的水平下,立刻作出反應落實執行更有效的塵埃緩解措施。

7               建築廢料管理

7.1           研究中評估了在建議中改建工程施工時所產生的建築廢料管理影響。鑑於非常有限的工序規模,預計工程不會產生大量的建築廢料。

7.2           初步計算平均每日在工地內將產生大約100立方米的挖土物料,總量為12,000立米。預計挖土所產生的物料是主要的建築及清拆物料來源,它們不會腐化,適合於公眾卸泥區或其他填海區再用。至於可腐化的建築廢料量預計將非常少,在可行的情況下它們將棄置於堆填區。研究中評估了預留一部分在工地產生的挖土物料待地鐵站和隧道建設完工後作填土之用的可行性,基於工地狹小的範圍,暫時貯存挖土物料可帶來的環境滋擾和挖土物料的質素是否能符合有關的工程技術要求,結果指出這建議並不可行。然而,承建商將容許和鼓勵在決定棄置物料於公眾缷泥區前,考慮在其他地方再用這些廢料的可行性。

7.3           為了確保適當地處理建築物料和廢物,承建商應實行在環評報告詳述的廢物管理計劃。

 

8               總結

8.1           建議中的尖沙咀站改建工程不僅能提供足夠的空間以容納因九廣鐵路麼地道行人隧道工程而需搬遷的機房和其他設施,更能填補連接尖沙咀站和九廣鐵路東尖沙咀車站之行人網的一段隧道空間。施行這工程將鼓勵公眾多些利用環保的鐵路系統,從而減少公眾受馬路交通排放的影響。

8.2           環評研究中評估了建議中的尖沙咀地鐵南端改建 工程及其在彌敦道的行人隧道所帶來的所有環境問題。評估是根據環保署發出的環境影響評估研究概要(編號ESB063/2000)的要求。

8.3           透過採用適當的設計和路線,當整個工程完工後,在地面將不會見到可能會帶來環境影響的建築。採用在彌敦道向南伸展的大堂更可縮短為公眾而設,通往中間道行人隧道的長度。

8.4           研究中主要關注的環境項目包括潛在的建築塵埃影響,建築噪音影響和建築廢料管理。緩解措施已被確認和建議,在有需要的情況下令環境影響減至可接受水平。建議的環境監測及審核計劃將會查核所施行的環境緩解措施是否足夠。

8.5           研究中也檢閱了其他的環境因素包括水質、生態、古蹟文物和景觀影響並確定不會產生重要的影響。

8.6           透過實行建議的環境緩解措施,研究的結論是建議中的尖沙咀地鐵南端改建工程及其彌敦道行人隧道在環境的觀點下是可行的,並不會對附近的敏感受體造成不可接受的環境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