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方案檢討


2.1 新圍污水處理廠改善和擴建工程的污水處理水平

正常情況下,污水經收集後由廈村污水泵房輸送到新圍污水處理廠進行處理。經處理的污水由新界西北排水口排放。本環境影響評估報告中考慮了新圍污水處理廠改善和擴建工程的四個不同處理水平改善方案。

方案  1    化學輔助一級污水處理

方案 2     化學輔助一級污水處理及消毒

方案  3    二級處理及消毒

方案  4    二級處理後脫氮及消毒

從水質影響評估的結果來看,方案2相比方案3和方案4均沒有顯著差別。方案3和方案4雖較方案2可進一步的降低受納水體中的五日生化需氧量和營養物水平,但模型結果顯示水質並沒有得到顯著的改善。

相對於方案1,方案2可以降低受納水體中大腸肝菌的數目。模型的預測顯示:採用方案2作為新圍污水處理廠的推薦處理方案對水質將不會造成不利影響。

此外,生態和漁業影響評估顯示,採用方案2後,后海灣的水質將得以大大的改善。相對現時的情況,改善後的水質可以令海底動物群的物種更豐富,從而增加遷徙鳥類的基本食物。另外,水質的顯著改善將對海洋的生物健康,如捕撈漁類和海洋養殖魚類等,產生正面影響。

基於上述的評估,確定方案2 (化學輔助一級污水處理及消毒)作為新圍污水處理廠改善和擴建工程的推薦方案。


2.2
緊急繞流暗渠路線

3顯示了四個擬建緊急繞流暗渠路線方案。擬建緊急繞流暗渠的部分路線將會橫跨擬建洪水橋新發展區,並敷設在擬建洪水橋新發展區的區內道路之下。因此,最終的擬建緊急繞流暗渠路線將依據擬建洪水橋新發展區的道路規劃而更改。為了降低與緊急繞流暗渠路線施工相關的影響,擬建的緊急繞流暗渠將會與擬建洪水橋新發展區基建設施同時施工。

在施工期間的影響,路線方案4將涉及最短的路程和最小的工作範圍,因此預計該路線方案在所有路線方案內將會於施工期間產生最小的塵埃、噪音、生態及視覺和景觀影響。反之,方案3的路線將侵蝕具有潛在考古重要性的祥降圍文化遺址,所以從文化遺產保存的角度考慮,將不推薦路線方案3

所有緊急繞流路線將以箱形暗渠的形式建成。方案123的路線將與現有的天水圍明渠連接,而方案4路線則會與現有的羅屋村明渠連接。如前面1.3所述,擬建緊急繞流暗渠只會在緊急和維修情況下讓經處理的污水從新圍污水處理廠排放。經處理的污水即使含有殘餘硫化物,其含量亦將會很低。因此,預計不會有硫化氫氣味從緊急繞流暗渠釋放出來。在運作期間,與緊急繞流暗渠有關的環境影響應不存在或是非常輕微。

綜合考慮施工和運作期間四個路線方案的潛在影響,確定方案4作為擬建緊急繞流暗渠的推薦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