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1                             引言

1.1                       項目背景資料

香港電燈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港燈”)在致力為客戶提供優質電力服務的同時,亦關心我們的環境。在支持可持續發展的前提之下,港燈計劃在香港南丫島建造一台容量為600850千瓦的風力發電機組作為利用再生能源風力發電的示範項目。

在南丫島完成為期12個月的風力數據收集後,隨之開始繪制全島的風力資源圖,用來評估島上的風力潛能。在風能密度高於150/米,即平均風速超過5.5/秒的地區,一般認為適合利用風力發電。

目前南丫島上的電力由11千伏電纜,變壓器箱及低壓電線組成的電網提供。經過評估研究,大嶺村被確認為建造風力發電機的最佳選址(1.1)。由風機產生的電力將輸入現有電網,為港燈用戶提供“綠色”環保電力。

1.2                       環境影響評估的目的和範圍

本項目由環境影響評估條例(第499章)(環評條例)的附表2中第I部的D1項確認為“指定工程項目”。

環境影響評估研究的主要目的旨在說明風機建造和運作及其相關活動的性質和潛在環境影響範圍。評估研究為本項目在採用了緩解措施後整體上的可接受程度提供論証。

環評報告根據環評研究概要(編號ESB-112/2004)的要求, 就工程項目對噪音、生態、景觀及視覺、空氣質量和水質可能造成的影響,進行了詳細評估研究。

 

2                             工程項目簡介

2.1                       工程項目的目的

港燈計劃在南丫島建造一台容量為600850千瓦風力發電機組作為利用風能發電的示範項目。港燈所倡議的風電機組將連接現有電網,為港燈用戶提供“綠色”環保電力。本項目的目的是:

·        示範利用風能發電:倡議的項目將是本港首台具商業規模並網發電的風機。根據南丫島的風能數據,該風機每年可生產70萬度電,因此可從傳統的火力發電機減少240噸燃煤及其相關污染排放。

·        環保教育:風機下將會加建海報欄等訪客設施,並可安排專人講解風能發電的原理和再生能源對環境的益處。這樣,風機將成為提高市民尤其是學生環保意識的教育景點。

·        推廣再生能源:本項目將為港燈在風機的設計、建造、運作和保養提供保貴經驗。作為將來在本港進一步推廣利用再生能源以配合政府政策及公眾期望,最終達致改善空氣質素目標的基礎。

2.2                       項目的地點及規模

本項目是在南丫島大嶺村建造和運作一台容量為600850千瓦的風力發電機組及有關設備。由風機產生的電力將輸入現有電網,為港燈客戶提供再生能源環保電力。風機的操作將通過位於南丫發電廠的中央控制系統來監測和控制。除緊急情況或例行維修外,風電站無需操作人員,可全自動運行。

倡議的風機屬於“水平轉軸”種類,三塊葉片圍繞一支水平放置的中軸轉動。該中軸連接齒輪箱和發電機。風機的主要設備安置於機艙之內,而機艙則由一支筒型塔架支撐。主變壓器將放置於風機塔架底部,開關裝置和控制設備則將安裝在獨立的高壓配電箱內。該配電箱是一個體積為長4.6米、寬2.5米、高2.8米的不鋼箱,位於風機旁側。新鋪設的地底電纜將連接風機,高壓配電箱和附近275千伏電纜路徑中的11千伏電網。風機產生的電力將直接輸入該電網,風機的同步斷路器將由自動同步控制器調控,因應輸出的電壓、頻率來控制風機。

2.3                       項目的建造和運作

環評報告的2.2章描述了風力發電機組所需的設備。大部份裝置將由現有的275千伏電纜路徑運送到工地。風機的工地面積約為4,400平方米,所有的工程將局限於工地範圍內,施工地點位於電纜路徑側邊。現有的一小片山坡將被平整,用做安裝風機、相關設備和連接道路。工地平整包括挖土和建造護土牆及圓型水泥地基。為了減少對周圍環境的影響,施工規模將減至最小。

以下是主要的施工工序:

·        挖泥及填土以建造地基(受影響面積約為3,100平方米,挖泥量約為1,300立方米);

·        沿工地周邊建造護土牆;

·        回填及平整土地(大約百分之九十五的挖泥可以用來回填,剩餘泥頭將用車輛送回南丫發電廠另行安排棄置);

·        建造圖形水泥地基安放風機;

·        重鋪地面;

·        由一台重型吊機和一台輕型吊機豎立風機及高壓配電箱;

·        鋪設電纜;

·        種植樹木及灌木美化環境。


風力發電機的設計是全自動化,包括啟動、並網、控制、脫網及關機。當風速為2.525/秒時,風機可產生電力。葉片的轉速在正常情況下為1431/分鐘。當風速低於2.5/秒或高於25/秒時,風機會自動脫離電網和關機。

風機的運行將由位於南丫發電廠內的中央控制系統來監控,除例行維修及緊急情況,風機一般無需人手,可全自動操作。

2.4                       工程進度

工地施工預計於二零零五年首季展開,為期約十二個月。其中八個月是包括土地平整及地基的土木工程,另四個月為安裝風機的機電工程。

2.5                       其它方案的考慮

為了在南丫和蒲台島上找出適合的地點安裝大小得宜的風機,桌面評估及實地考查同時展開,有關研究是根據其它國家風力研究開發機構所訂立的指引進行。選址只限於有可靠風力數據和遠離人口密集地區的南丫及蒲台島。

蒲台島因其高生態價值而被列為潛在的郊野公園地點。由於沒有運輸道路和遠離遠主電網,蒲台島建立大型風機在技術和環保方面並不適合。而作為一個具商業規模的示範項目,亦不符合成本效益。

因此,風機的選址研究集中於南丫島。選址的決定因素是基於以下工程要求及環保條件:

·        風力潛能;

·        運輸道路;

·        高度限制;

·        電網連接及

·        土地用途。

利用限制地區的方法,以下地點被確認為初步符合選址要求,成為可行性選址的“長名單”(2.1):

選址1 - 南丫電廠擴建

選址2 - 大嶺

選址3 - 榕樹塱

選址4 - 大坪

選址5 - 北角咀

選址6 - 南丫石礦場

以上選址均遠離高生態價值地區,具有特別科學價值地點和南丫島南部潛在郊野公園範圍,並靠近現有275千伏電纜路徑即島上僅有的大型車輛通道。

2.1        風力發電機組選址長名單

在初步選址完成後,隨即針對每個選址進行具體的評估研究,從而將“長名單”變成“短名單”。

評估是採用質化的方法,找出個別地點在選址上不利於安裝,營運風機的因素,從而將其剔除。每個選址都需詳細的審視其設計要求如風力潛能,地質因素及電網連接和環保要求如視覺,噪音及生態影響。在“長名單”上的六個初步選址經詳細評估後,有四個基於以上原因而被剔除。因此,“短名單”上只有兩個地點需進行最後的研究:

選址2 - 大嶺

選址4 - 大坪

就着風電機組的安裝,營運所可能產生的影響,對“短名單”上的兩個地點進行比較性評估。評估結果認為選址2-大嶺在運輸道路,地質,噪音及視覺影響方面有較明顯的優勢,整體上被確認為最佳選址。在最後兩個選址中大嶺亦比大坪較為遠離民居。

大嶺選址位於港燈現有的電纜路徑西邊一塊較平坦的土地上。利用電纜連接位的平地擺放建築器械,風機的佔地可相應減少。如選址向北移雖然可較遠離民居以減低噪音影響,但卻需大量挖土建築道路,並不符合環保原則。

2.6                       風電機組的容量

機組的容量則為600850千瓦,最終視乎不同廠家所提供的標準設計容量而定。風機容量的考慮是基於以下因素:

 

·        600千瓦級風機設計可靠,有大量機組在許多國家投產運行。

·        因風機容量不斷增大,600千瓦風機為主要供應商目前提供的最小級別風機。

·        由於高度限制,600千瓦級風機為大嶺選址能夠容納的最大級別風機。

選擇風力發電的另一考慮是它比傳統的火力發電機更環保,有助減少污染物和溫室氣體排放。600千瓦級風機每年可生產70萬度電,因此可抵消如2.1所列的污染排放。

2.1        風機可抵消的污染排放

污染物和溫室氣體

每年可減少的排放量 (公斤)

二氧化硫

氧化氮

塵埃

二氧化碳

1941

1008

100

605.5 /年(605,500公斤/年)

(a) 假設600千瓦級風機每年可生產70萬度電。

(b) 燃煤發電機的排放量為二氧化硫: 2.773公斤/千度,氧化氮:1.44公斤/千度公斤/千度,塵埃: 0.143公斤/千度,二氧化碳: 865公斤/千度。

由上表所示,風機可以減少二氧化硫、氧化氮、塵埃和二氧化碳的排放,以助改善空氣質素。

 

3                             環境影響評估

本節將綜述項目的建造及運作對環境所造成影響的性質和範圍。環評研究亦列明了針對性的緩解措施和環境監察及審核要求。環評報告附件D內則說明了各項建議措施的執行計劃。

3.1                       噪音

在施工期間的建築噪音約為4661分貝,低於法定聲量要求。因此對附近民居不會產生不良影響,亦無需緩解措施。施工期內只需採用良好的工地管理措施來控制建築噪音,並建議進行定期工地巡查確保施工機械與環評報告內容中所列一致。

設計上運作期間風機的整體聲量不會高於100分貝及無音調特性,因此在運作噪音符合夜間法定要求。有關風機的最高聲量100分貝及無音調特性要求會寫入招標規格,而風機的制造商將提供聲量測量報告確保機組的最高聲級並在調試階段根據IEC61400-11的標準測量驗證。如有必要,製造商在風機設計中將加入適當的消音措施以達到最高聲量的要求。製造商給予的資料顯示,100分貝及無音調特性的風機於市場上是可行並已存在的。環評報告建議在運作期間執行噪音監察:共6個月每兩星期一次,以證實附近民居的音量低於有關法定水平。

3.2                       生態

研究地區內的生態資源包括次生林、灌木林、灌木草地、溪流和鄉郊/已發展土地及其有關野生動物。當中次生林及一條流近蘆狄灣的溪流(溪流S4)具中至高和高等生態價值,其它則屬低和低至中等生態價值。在研究地區內共有14種動植物屬具保育價值品種,其中有五種鳥類(麻鷹、褐翅鴉鵑、小鴉鵑、綠背金鳩和白腹海鵰),八種少見蝴蝶(紅鋸蛺蝶、黃班弄蝶、鳯眼方環蝶、尖翅翠蛺蝶、希弄蝶、橙粉蝶、柑橘鳯蝶和茶粉蝶)和一種兩棲動物(盧文氏樹蛙)。調查發現了有三隻雄性盧文氏樹蛙在工地附近鳴叫;在有利位置則觀察到十七種鳥類,共1,290次飛過研究區域。鳥類一般是在工地低於十米處飛過。只有麻鷹144次,最多數量的鳥類即23只),家燕3次)和小白腰雨燕 (2) 在觀測中於工地範圍內高於十米低於一百米處飛過。

在施工期間直接的生態影響預計不高,也不會產生任何累積影響。由於工地及附近區域的植被覆蓋較差及高地缺少水源,一般相信此處並非是盧文氏樹蛙的最佳棲息地點。只要在施工前將工地範圍內的樹蛙(包括成蟲和蝌蚪)全部捕捉及轉移,預計不會對樹蛙造成不良影響。

運作期間的主要考慮是鳥類撞擊風機。家燕小白腰雨燕和麻鷹都是可能受影響的鳥類,所以正確的選址對減少鳥類撞擊非常重要。因本項目選址不是鳥類的主要棲息地,亦非位於季侯鳥的遷徙路線,因此風機對鳥類的影響程度屬輕微。

在實施了建議的緩解措施後,生態上並無不良的剩餘影響。在風機運作後將進行為期一年的鳥類影響觀察,以確認風機對雀鳥並無不良影響。

3.3                       景觀及視覺

研究地區屬單一的景象特色區域,即景區1 - 北南丫海岸高地。景觀資源包括景觀1 - 次生林、景觀2 - 灌木林、景觀3 - 灌木草地、景觀4 - 溪流和景觀5 - 鄉郊/已發展土地。

本項目將只會影響景區1和景觀3的地區內面積約為3,100平方米的景觀,其中1,400平方米可以恢覆還原。自然景觀的減少約1,700平方米。

針對性的緩解措施可將環境影響減低,這包括恢復工地原貌、植樹、色彩選擇、水土保養和選用低轉速的機種。


在加入緩解措施後,景區1和景觀3的地區只有很小的外觀改變。其中景區1的剩餘影響在第1年及第10年將會是“中等/較差”。適當的景觀美化包括栽種樹木、灌木和草可提高區域內的植物質素,並改善景觀3的剩餘影響,由第1年的“輕微/較差”提高至第10年的“輕微/有益”。

在視覺上風機將令港島及南丫島的視點有“中等/較差”的剩餘影響,而對大嶺涼亭和電纜路徑側邊的視點則有較“嚴重”的影響。隨公眾明白再生能源對環境帶來廣泛的好處會改善對風電在視覺的認受。

研究認為在實施了緩解措施後本項目在景觀及視覺上的累積影響屬可以接受。

3.4                       空氣質素

建造期內只有施工塵埃對空氣質素產生影響。塵埃主要來自土地平整、鋪設電纜、風機組裝和植樹工序。刮風、物料搬運、堆積泥土和車輛都會產生灰塵。因工地面積不大,施工期也較短而最近的民居亦距離工地約百八十五米,所以只要實施緩解措施,塵埃所造成的不良影響將會很小。為了確保有關的緩解措施切實執行,建議採用定期的工地審核來保障附近居民。

風機運作期間對空氣質素並無影響。實際上風機可減少傳統火力發電的污染物及溫室氣體排放。如2.1所示,環評報告中亦說明了風機可抵消火力發電機的污染排放量。

3.5                       水質

環評報告對南丫島風機項目在建造和運作期間對水質的影響進行了評估。

建造期內由土地平整工程而導致的水質影響是極其輕微的。土建工程主要包括挖土、地基及鋪設電纜,但並不會直接造成涇流。只有在雷雨情況下工地內可能因雨水產生地面涇流。在施工中將會採用一系列工地管理措施來減少涇流造成的影響。

運作期間將不會對水質產生任何影響,亦無需緩解措施。環境監察及審核計劃也不需要涉及水質。

3.6                       環境監察及審核

在施工期間,針對潛在的環境影響進行環境監察來確認緩解措施的效益。定期的工地審核亦可確保緩解措施可有效執行。

在運作期間,環境監察集中在對鳥類的影響和對附近居民噪音影響。詳情可見環境監察及審核手冊。

 

4                             總結

環評報告就南丫島風機項目的建造和運作所產生的環境影響和整體上的可接受程度進行了評估。環評研究對風機的設計、施工及營運方案提出了有用和可行的建議,從而將有關的環境影響減至可接受水平。

環評報告認為在實施了緩解措施後,項目將符合有關環保標準及法例要求。報告亦確認了項目在剩餘影響方面的可接受程度及對環境資源的保障。環境監察及審核制度將核實環評報告中的預測和緩解措施的有效性。

環評研究認為長遠來說項目並無不良或累積環境影響。

綜上所述,環評報告將有助環保署署長就本項目的建造和運作事宜發出環境許可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