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的檢控及投訴已減少
一直以來,香港都是透過立法和執法來管制環境污染。這固然可確保污染者得到應有的懲處,但此舉卻未能有效倡導奉公守法的意識,亦未能令公眾透徹了解環境如何受到損害。有見及此,環境保護署 (環保署) 近年努力與多個業界拓展夥伴關係,冀盼藉此加強溝通、指導污染者採取措施防治污染和讓他們清楚環保法例的規定。此外,環保署並鼓勵各行各業在減廢和環境管理等方面加倍努力。

環保署與各業界的合作進展良好。回想2000年,署方 剛開始與業界建立正式的合作夥伴關係時,市民投訴 污染的個案多達25 000宗,到了2002年,投訴已大幅減 至約2萬宗。此外,檢控數字亦顯著減少,2000年共1 824宗,2002年則僅842宗。至於不受法例管制的環境事 務,進展亦令人鼓舞。本港的環保意識亦普遍提高, 愈來愈多市民將廢物分類。由此可見,夥伴計劃不但 是環保署與工商業經營者交流互助的橋樑,還可幫助 減少污染。

環保署與經常被投訴的業界建立正式的合作夥伴關係。

防範未然

環保署與九廣鐵路及各社區組織合力減低西鐵工程對附近居民的影響。
有些項目的環境影響確是無從避免,好像西鐵工程其中一段剛好在輕鐵路軌之上,為免日間妨礙輕鐵運作,工程只好在晚間進行。而承建商面對的最大挑戰就是如何把晚間施工的噪音減至最低,不致影響附近民居。

西鐵最初定於5月至7月連續130天,每日凌晨1時30分至4時30分施工,工項包括打樁和其他高噪音作業。環保署為了盡量紓減工程噪音,特別與區議會、附近居民、多個政府部門和九廣鐵路公司合作,最後西鐵把夜間工程縮減為8天,九鐵公司並同意假如夜間工程超過8天,則向受影響的居民作出賠償。夜間工程最終並沒有超出既定工期,其間亦沒有引起任何投訴。


建築商可透過多種途徑取得最新的環保守則資訊。
環保署的合作夥伴計劃主要針對數個經常遭市民投訴的行業,包括建造業、飲食業、維修車房和物業管理公司。過去10年,這些業界引起的投訴數以千計,署方亦先後提出數百次檢控。但儘管政府手腕強硬,業界還是依然故我,屢懲屢犯。1990年代終,環保署決定改變方針,開始與這些污染業界拓展夥伴關係,致力提高業界的環保意識,循循善誘協助他們遵守環保法例。

1997年,環保署初次與建造業展開合作關係。由於某些經常違例的建築公司早把罰款視為經營成本,因此屢遭檢控亦毫不改善,環保署決定與這些污染者展開對話,聽取他們關注的問題,據此指導他們如何遵守法例。署方最初向建造業招手,業界反應並不熱烈,然而經過多年努力,經營者終於明白到坦誠合作的可貴,也肯定了環保工作為他們節省成本。此外,建築公司亦抱合作的態度嘗試保護環境,更體會到奉公守法原來並不困難。

2002年為建造業舉行環保建造守則會議。

香港建造商會對環保署的夥伴計劃甚表支持,該會的參與可說是計劃成功的關鍵。環保署的特派小組每三個月與商會聚首,雙方已推行多項聯合行動,另製作了建造業環保資訊袋裝手冊和電腦光碟,環保署並透過夥伴計劃為建築工人提供培訓,教育他們如何採用環保作業方式。此外,我們還先後舉辦了數十次研討會和設立網址 提供基本資料、指導意見和60多個優良作業模範。2002年11月,環保署與香港建造商會攜手舉辦了一次環保建造業會議,共有250多位業界成員參加,而香港建造商會亦在2002年出版《良好操作指引》,詳列多種實用的解決方案和建議,指導建築商如何控制污染和管理環境。

日本考察團

食肆及飲食營運商與多名政府官員聯同環保署組成研習代表團前往日本考察。
食肆、各有關權益方和本港飲食業是環保署的主要夥伴之一。署方經常為飲食業舉辦專題研討會和工作坊,指導業界如何防治污染、改善內部管理和加強環保工作,此外並會表揚採用環保作業模式的模範食肆。2002年,署方更為飲食從業員安排了一次日本考察團,讓他們與日本同業交流心得和開拓合作機會。

是次考察團的30位成員分別來自多家飲食業聯會、食肆和相關政府部門。在訪問期間,團員有機會觀摩日本飲食業的環保作業方式和管理手法,並與當地多家食肆和多位政府官員接觸。據考察所得,日本食肆應用的技術並不比香港先進,但花在維修和清潔食肆環境的時間卻較多。

夥伴計劃進行得如火如荼,但環保署的執法行動卻從未鬆懈,一如「執法行動」一章所述,署方對違例者決不會姑息。值得欣慰的是,現時檢控數字正持續下降,政府與業界的溝通亦日益完善。建造業夥伴計劃為我們帶來寶貴的經驗,讓我們繼往開來,與食肆、維修車房和地產管理公司等其他業界攜手合作。

夥伴計劃的另一項使命是教育業界成員,這包括為工人提供培訓、製作特別設計的手冊和舉辦講座。除了環保教育,更新設備亦是重要的一環。目前飲食業和維修車房正試驗一些嶄新的防污設備。多家食肆加入試驗計劃,裝設煮食油煙及氣味隔濾裝置,維修車房則裝設了剛通過測試的隔濾裝置,以消減噴漆所產生的有害揮發性有機化合物。至於其他行動計劃,包括設立環保網址http://www.greenrestaurant-hk.org,並在2002年7月舉辦飲食業會議,吸引數千位業界成員參與。另外,2002年亦籌辦了日本考察團,觀摩東瀛食肆的環保手法。此外,汽車維修業也積極樹立自我監管的良好榜樣,環保汽車維修同業協會與香港汽車修理同業商會分別派出20及30位環保大使,走訪各車房指導同業如何防治污染。

環保署邀請飲食及食肆業參與減少污染的會議。
維修車房的煙霧及噪音污染可被控制。

宣傳刊物有助提高公眾意識,並可推廣和指導如何採用良好守則。
物業管理業是環保署的最新夥伴,於2001年10月展開。由於愈來愈多市民投訴屋苑裝修工程造成噪音和其他環境問題,署方遂尋求與物業管理公司合作,以完善管制這類污染。物業管理業夥伴的試驗計劃選址在將軍澳三個新屋苑,我們為居民、裝修承建商和工人提供完善詳盡的環保教育資訊,指導他們預防和消減污染,結果創下裝修期間零投訴的紀錄。其後,環保署把計劃擴展至其他屋苑,而代表本港大部份物業管理人員的6家大型管理公司亦同意將環保署的資訊納入業主手冊和裝修承建商指南。





環保署於2002年10月為物業管理公司舉行多項環保研討會及講座。

物業經理擔任環保大使

嘉道理農場堆肥示範。
環境保護運動委員會的環保大使計劃深入民間,市民參與非常踴躍。一直以來,這項計劃都集中於教育機構和社區。2002年,環保會決定擴大計劃範圍,招攬了一批物業管理公司和居民代表成為大使。2002年環保會委任了約5 000位物業管理界的環保大使,並提供減廢及節約能源的知識培訓。這批新力軍現已分別在所屬屋苑展開環保教育和推廣工作。

香港物業管理公司協會對環保大使計劃甚表支持。環保署鼓勵物業經理和居民代表借用宣傳物料,以輔助環保推廣活動如環保遊戲和展板等,又或邀請環保署職員到場講解居民特別關注的環境問題。本港最近興起堆肥,為推廣這類活動,環保署特別安排物業管理環保大使到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參觀堆肥示範。


以上提及的業界以往常遭市民投訴和政府檢控,環保署與他們通力合作,目的是與他們攜手控制污染及改善環保表現。然而,署方的夥伴計劃並不只限於這些行業,一些沒有違例的界別亦是對象。政府極需要他們的諒解和合作,方可解決迫在眉睫的污染禍患。就以廢物污染為例,雖然棄置廢物並不違法,但假如經營者不致力減廢,那便後果堪虞。要引導污染者採取更環保的作業模式,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與他們衷誠合作。

在香港,廢物是個頭痛的問題。我們的堆填區正迅速滿溢,飽和速度十分驚人(詳見「廢物」章節)。環保署一直致力研究可行的廢物管理技術和物色新址建造堆填區,此外並積極拓展夥伴計劃,鼓勵各行各業大力推行減廢運動。

在所有運往堆填區的廢物當中,建築廢物佔了極大比例。為減少建築廢物的數量,環保署特別設立專責工作小組提倡業界減廢及回收再造。這個工作小組由香港建造商會成員擔任主席,自成立至今一直不遺餘力推動業界減廢,小組的行動還包括鼓勵和安排建築工地使用再造石料、製作宣傳物料套裝 (包括光碟) 派發給業界成員,以及設立建造業減廢網址(http://www.info.gov.hk/epd/waste/cdm) 和構思建造業專用的廢物管理計劃與指引。

除了建築廢物,家居廢物亦是急需解決的問題。環保署先後與本港私營和公營屋h組成不同的工作小組,教育居民環保知識之餘,還致力在社區拓展廢物回收計劃。在這方面,環境保護運動委員會的角色亦舉足輕重,該會推行的廢物回收運動共有1 024個私人屋苑和176個公共屋h參與。

會計師合作計劃

環保署致力為會計師提供環保資訊及建議。
繼工業界及建造業後,本港的會計師亦與環保署建立夥伴關係。環保署公共關係組於2002年推行了一套訓練計劃,為會計師提供環境管理知識。部份參加課程的會計師更有意參與環境審核與培訓,署方現正研究如何作出具體的安排。

這次拓展夥伴計劃獲得香港會計師公會鼎力支持。所有參加環保管理工作坊的會計師均可獲得持續進修積分。去年,環保署籌辦了多次研討會,主題包括環境管理系統、環評條例及香港環境保護工作,參加的會計師逾900位。此外,署方並安排會計師參觀環保設施和保護區,藉此加深這個專業界別對香港環保工作的了解。環保署將會不斷鞏固這份嶄新的夥伴關係,未來還會舉辦更多研討會和活動。

此外,環保署更與公共運輸公司、機場管理局、酒店、賓館、康樂會所、大學、大專、回收再造業、產品包裝業及零售商成立工作小組,又與多家醫院和診所合作管控醫療廢物,包括作出特別安排妥善處理具危害性的醫療廢物。在教育和環境管理方面,環保署安排在各學校設置環保廢物箱,以回收可再造物料和教導學童如何減少廢物。另外,我們還針對廢物的產生源頭,與流動電訊業共同推展回收計劃,將流動電話舊電池循環再造。至於同屬廢物源頭的超級市場亦在各分店設置環保箱回收清潔膠袋。

通過與各方的接觸和溝通,署方讓公眾體會到廢物問題對環境的影響,同時亦可聽取市民的疑慮。全賴這份諒解,近年本港的廢物回收運動不斷擴展。當然,我們還需繼續努力,務求進一步改善環境,然而回望過去5年,夥伴計劃的關鍵作用確是不容否定。香港的循環再造文化在短短數年間植根發展,對很多市民來說,廢物回收已是生活的一部份。

環評培訓及技能發展計劃

環保署經常與其他政府部門攜手防治各種環境問題,2002年11月,環保署為政府工務部門開展「環評培訓及技能發展計劃」,務求令工程人員加深了解環評機制。這些專為政府工務部門度身設計的工作坊為期2天,共舉行了8次,各工務部門共派出200位工程師參與。這類工作坊是交流環評知識和經驗的理想途徑,亦有助加強溝通。


環保署藉著夥伴計劃紓解廢物問題之餘,亦不忘善用這道橋樑輔助其他環境事務。《環境影響評估條例》於1998年正式生效,環保署亦相應地致力提高環保意識,加強與項目倡議機構、環評顧問及承建商聯絡溝通。2000年,署方開始與各政府部門、顧問公司、公用事業公司、承建商及私人發展商聯辦4個環評條例使用者聯絡小組。各聯絡小組經常舉行會議討論環境問題,並攜手製作指引。2002年5月,環保署舉辦了一次大型環評會議讓各有關權益方聚首,4個聯合小組亦藉這次機會作首次會晤交流。這次開創先河的會議取得極佳的成果,提高了各方的環保意識之餘,還讓他們聆聽對方的觀點,加深互相的諒解。

在防治空氣污染方面,環保署亦透過夥伴計劃促進成效。我們每次推出新行動方案均會諮詢各權益方,尤以推行汽車廢氣管制計劃為當中的佼佼者。此外,環保署還經常與鐵路、路政署及機場管理局會面,商討噪音管制事宜。展望未來,署方將繼續開拓新的夥伴關係來輔助環保工作。


單憑環保署的力量,決不能完善維護和改善香港的環境,我們需要社會整體的衷誠合作和支持。在這方面,夥伴計劃正是契機。環保署現正竭力向工商企業、各類機構組織和政府部門宣揚環保文化,倡導各夥伴克盡社會一分子的責任,協力保護環境。

夥伴計劃的表面作用是指導經營者如何奉公守法,避免他們因觸犯法例而遭檢控。然而,這套方針還有更深遠的喻意,它的最終目標是使經營者更進一步,主動採取措施改善環境,共同創造一個更清新健康的香港。

賞罰分明 軟硬兼施

夥伴計劃是防治污染的理想途徑。憑著與業界的合作,環保署可在工程規劃初期找出潛在的問題,及早採取防治措施。當然,假如善誘無效,署方還是要厲行執法,但環保署每次提出檢控都會尋求與違例者對話,希望藉此改善情況。2002年初馬鞍山鐵路支線工程就是一例,這宗工程的倡議機構是九廣鐵路公司。

早在支線項目動工前,環保署便與多位高級項目經理接觸,向他們解釋環保法例和提供相關的培訓。工程展開後,署方接獲許多市民投訴這宗工程造成污染,結果環保署對九鐵及工程承建商提出檢控,情況略見改善。其後,署方又安排了多次會議,雙方研討後,九鐵主動設立工程熱線,並採取多項措施在工地控制污染。全賴雙方努力合作,工程自此再沒有引起投訴,環保署執法人員亦沒有在工地發現任何違例事件。

2002年發展里程

與物業管理、飲食及建造業聯辦3項大型活動

與環保汽車維修同業協會正式建立夥伴關係,進一步加強與業界的合作

研究發展有機煙氣抽吸裝置及詳細技術規格,供維修車房使用

與香港物業管理公司協會組成聯絡小組,共同商討與業界相關的環保問題

與一大型私人物業管理公司攜手推展全年減廢及廢物回收運動,共有234個屋h超過18萬戶居民參與,減廢量高達10 300公噸,回收廢物14 600公噸

約5 000位物業管理界環保大使完成培訓

開辦會計師環保夥伴計劃提供環境管理知識培訓

前瞻

製作指南、光碟及網站,列舉建造業、修車業及物業管理業的良好操作指引

針對各業界的管理人員及從業員,舉辦系統性的培訓課程和研討會

與大學及研究院攜手合作,為各業界開發新的管制污染技術

擴展飲食業諮詢櫃檯服務,增設「與顧問見面」服務,就具體環境問題提供技術指導

與香港會計師公會合作,透過會計業界,在下屆「香港環保企業獎」推動企業製作環保及可持續發展工作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