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署 香港環境保護2004
抱負和使命 序言 目錄 主頁 繁體 簡體 English
1. 香港環境保護 2. 公眾的環保意識 3. 顧客服務及合作夥伴 4. 環境評估與規劃 5. 空氣 6. 噪音 7. 廢物 8. 水質 9. 執法行動

 
Resource Materials
 

 

使命
透過宣傳運動、推廣活動、教育和行動計劃,促進公眾的環保意識,以期激發市民支持並參與達致既定的環境目標,藉此培養市民保護環境的公德心,長遠解決污染問題。
第二章
  公眾的環保意識
 

 

二零零三年發展里程
粉嶺環境資源中心開幕,並慶祝灣仔環境資源中心啟用10週年。
推動環境管理的「綠色學校獎」擴展至幼兒學校。
在724間中小學招募11 907位學生環保大使。
「屋h三環奪保新紀元」的參加屋苑數目由2002年的1 200個增加到2003年的1 333個。
慶祝「香港環保節」,舉辦「中小企環保商機研討會」以推動廢物回收及循環再造。
慶祝「世界環境日」,在全港18區舉辦「齊踏步環保路 共創健康香港」步行活動,共有10萬名市民參加。
「綠色領袖計劃」圓滿結束,約1萬名權益方經培訓成為綠色領袖。
舉辦135節環保訓練課程,共2 000多位公務員參加。

 


手牽手 心連心

環境保護署(環保署)肩負著防治污染的重任,但要成功達到目的,還須市民的諒解和支持。過去,我們曾透過種種方式提高公眾的環保意識,包括呼籲和廣告宣傳計劃等,而當中成效最顯著的就是外展活動。毫無疑問,走進社會和灌輸環保教育是傳達綠色訊息的最有效方法。環保署先後為各界展開環保計劃,促使許多市民改變了生活習慣。在今日的香港,廢物分類和循環再造已深入民心。

環保署在1990年代初開始推行外展計劃,當時社會的環保意識低落,也沒有大規模的廢物回收計劃,只有寥寥可數的中小學、商界團體和社區團體自行組織環保活動。十多年後的今天,我們積極投入社群的策略成效漸見。現時社會各界普遍支持廢物循環再造,許多團體和業界更主動籌辦綠色運動,由此可見直接投身社群是綠化港人思想的有效方法。


身體力行 積極投入社群

2003年適逢環保署轄下首個環境資源中心啟用10週年,為我們的外展工作奠下重要的里程碑。我們的環境資源中心與公眾直接溝通,為市民提供環境資訊。第一個中心位於灣仔,於1993年12月開幕,其後荃灣和粉嶺環境資源中心先後在1997年及2003年投入服務。各中心除了為市民提供一般環境資訊,更舉辦各類環保活動和遊戲。環境資源中心近年愈來愈受市民歡迎,許多參觀或導賞活動都要在數月前預訂。然而由於中心設於固定地點,服務範圍始終有限,環保署和環保會遂另謀策略,透過多項行動計劃,在屋苑和商場等人流密集的地點舉辦環保活動,務求廣泛滲透社會各階層。

(上圖左) 三位分別扮演海獅、愛斯基摩人及西藏人的小朋友為設於粉嶺環境資源中心的「冰雪圖書館」揭幕。
(上圖右) 環保署社區關係主任(右)獲宋慶齡兒童基金邀請就環境發展與青少年發表演說後接受紀念品。
(下圖左) 小朋友們享用流動環境資源中心的設施。
(下圖右) 流動環境資源中心。
(上圖左) 三位分別扮演海獅、愛斯基摩人及西藏人的小朋友為設於粉嶺環境資源中心的「冰雪圖書館」揭幕。
(上圖右) 環保署社區關係主任(右)獲宋慶齡兒童基金邀請就環境發展與青少年發表演說後接受紀念品。
(下圖左) 小朋友們享用流動環境資源中心的設施。
(下圖右) 流動環境資源中心。

2001年,集合環境資源中心的服務及資源於一身的流動環境資源中心投入服務。流動環境資源中心是第一輛以石油氣驅動的車輛,附設的「綠色資訊站」為學生、主婦和其他居民提供專門的環保資訊,協助他們籌辦學校環保計劃、管理家居和其他環保事務,中心的人員樂於解答市民的問題。此外,在2002年推出的「綠色社區網絡計劃」亦設有「綠色資訊站」,環保署的職員在下午及黃昏到訪各屋苑,為居民解答問題和討論他們關注的環境事項,例如廢物回收安排等。2003年,環保署透過這項計劃舉辦了106次講座,吸引超過2 200位市民參加。

  環境資源
 

灣仔環境資源中心為兒童舉辦環保教育計劃。
灣仔環境資源中心為兒童舉辦環保教育計劃。

粉嶺環境資源中心於2003年投入服務,是目前規模最大的同類設施,面積達400平方米。中心的傢俱大部份以循環再造物料製成,入口處有一幅由學生環保大使利用建築廢物製作的壁畫。中心內設有多種設施,包括互動遊戲、各類消減污染方法的模型、噪音污染示範、燃料電池、太陽能展板和探險家李樂詩博士捐贈的攝影作品和其他材料。

至於灣仔環境資源中心則剛慶祝開幕10週年,推出多項特別的廢物減量計劃、循環再造紙示範和遊戲,此外並製作了一冊指南介紹中心附近一條遠足徑。這冊指南名為《探索灣仔自然徑》,圖文並茂地介紹這條45分鐘行程的市區郊遊徑和在該處棲長的野生物種。環保署除設立環境資源中心外,還開辦了「環境教材資訊站」,專為學校及社區團體提供各類環保展品、遊戲和教材的外借服務,以協助他們自辦環保活動。

 

外展工作漸見成效,我們當然希望加以擴展,可惜目前資源緊絀,造成了一定的阻力。環保署和環保會礙於人手不足,沒法逐一向每位市民直接推廣環保,因此近年悉心培訓具實力的環保領袖 - 環境保護大使,透過他們將綠色訊息傳遍香港;同時並推出多項毋須大量人手支援的環保計劃,鼓勵公眾參與。


培育領袖英才 宣揚環保意識

學校是環保領袖的搖籃,我們目前已有多項計劃倡導學生舉辦校內環保活動。「學生環境保護大使計劃」為中小學學生而設,鼓勵他們在校內舉辦環保活動並積極投入參與。環保署及環保會為這些學生環保大使提供培訓,他們須編寫活動報告,表現優異的大使有機會參加「環保領袖夏令營」或到海外考察,透過這些活動他們不但增進對外地環保工作的認識,更可藉此提高領袖才能。這項計劃始於1995年,最初只有1 659位來自220間中小學的學生參與,經過多年的推廣,2003年底參與學校總數已增至724間,全港共有11 907位學生環保大使(詳見資料方格)。為了培育更多學生環保大使,環保會亦為教師舉辦不同課題的環保訓練課程,強化他們有關的知識以便更有效向學生傳遞環保資訊。

(上圖) 環保署副署長司徒高義先生向「榮譽環保大使」陳文媛小姐頒贈紀念品。
(右圖) 學生環保大使與立法會主席范徐麗泰太平紳士(右二)及環境保護運動委員會主席王敏超太平紳士(左二)一同向駕駛人士呼籲「停車熄匙」。
(上圖) 環保署副署長司徒高義先生向「榮譽環保大使」陳文媛小姐頒贈紀念品。
(右圖) 學生環保大使與立法會主席范徐麗泰太平紳士(右二)及環境保護運動委員會主席王敏超太平紳士(左二)一同向駕駛人士呼籲「停車熄匙」。

  環保教育

環保署和環保會的社區計劃素來以中小學和大專院校為主要對象。就以「學生環境保護大使計劃」為例,目前我們共招攬了11 907位中小學校學生環保大使,這群大使於2003年共舉辦了不少校內活動,吸引40萬名學生參與,當中傑出的學生環保大使還前赴曼谷觀摩泰國的環境保護工作,另有部份大使參加「環保領袖夏令營」以增進領袖才能。此外,環保會並與環保署合辦7個工作坊,與教師探討不同的環保課題。

環保會的學校環保運動辦得有聲有色,吸引了不少其他機構加入行列。地下鐵路公司在過去兩年與環保會緊密合作,並贊助學生環保大使及童軍、女童軍與少年警訊環保大使參與環保領袖計劃。而AEON教育及環保基金亦夥拍環保會,在2003年贊助表現突出的學生環保大使到泰國進行環保交流活動。此外香港蜆殼有限公司自1997-98年度一直與環保會聯辦獎勵計劃,嘉許具有卓越環保表現的香港大專學生及國內青少年。2003年,本港9個大專院校及職業訓練學院的學生會社獲贊助得以在校園舉辦環保計劃;同時,環保會與中國國家環境保護總局舉辦「全國性中小學生環保網頁設計比賽」。得獎者並獲邀參加中港交流計劃,當中香港比賽得獎者前赴杭州觀摩考察,而國內得獎者則前來香港參觀具環保價值的設施。同在去年,環保會亦與香港迪士尼樂園協辦「蟋蟀占美尼環保挑戰」獎勵計劃。這項比賽歡迎所有小學生參加,得獎的學生會獲邀參加於2006年在香港迪士尼主題公園舉行的特別「英雄」頒獎典禮。

(上圖) 來自中國內地的「全國中小學生環保網頁設計比賽」得獎者在香港蜆殼有限公司贊助下與香港學生環保大使會面。
(下圖) AEON 教育及環保基金贊助學生環保大使到曼谷觀摩考察,期間與當地學生玩遊戲。
(右圖) 傑出學生環保大使獲地下鐵路公司的贊助參加環保領袖夏令營,並透過遊戲學習建立團隊合作精神。
(上圖)  來自中國內地的「全國中小學生環保網頁設計比賽」得獎者在香港蜆殼有限公司 贊助下與香港學生環保大使會面。
(下圖)  AEON 教育及環保基金贊助學生環保大使到曼谷觀摩考察,期間與當地學生玩遊戲。
(右圖)  傑出學生環保大使獲地下鐵路公司的贊助參加環保領袖夏令營,並透過遊戲學習建立團隊合作精神。

除了推廣一般環保知識,環保會亦舉辦了不少專題的教育活動,例如幼兒學校、小學、中學、大專及職業訓練學院的廢物分類及回收運動,以及「香港綠色學校獎」。後者旨在鼓勵中小學加強環境管理,得獎的學校會獲中國銀行(香港)有限公司贊助以設立環境資源中心或有機園圃。此計劃更於2003年擴展至幼兒學校。此外,2003年還有一項嶄新的活動,為倡導學生愛護大自然和認識有機耕種,我們與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和香港愛護樹木協會聯合舉辦有機種植計劃,邀請學生利用以再造物料製成的花盆栽種車厘茄,同時鼓勵學校在校園種植香港本土樹木。這項計劃獲AEON教育及環保基金鼎力支持和九龍金域扶輪社贊助。

(上圖左) 與香港迪士尼樂園合辦的「蟋蟀占美尼環保挑戰」獎勵計劃正式展開。
(右圖)「第四屆香港綠色學校獎」獲中國銀行(香港)有限公司贊助,得獎學校的學生與主禮嘉賓為計劃揭幕。
(下圖左) 全港中小學生有機種植比賽的評選團為車厘茄種植比賽選出「車厘茄種植獎」及「創意花盆設計獎」。
(上圖左)  與香港迪士尼樂園合辦的「蟋蟀占美尼環保挑戰」獎勵計劃正式展開。
(右圖) 「第四屆香港綠色學校獎」獲中國銀行(香港)有限公司贊助,得獎學校的學生與主禮嘉賓為計劃揭幕。
(下圖左) 全港中小學生有機種植比賽的評選團為車厘茄種植比賽選出「車厘茄種植獎」及「創意花盆設計獎」。
 

「學生環境保護大使計劃」成績斐然,環保會再接再厲,把環保大使計劃擴展至男女童軍和普羅大眾。2000年,該會初次委任長者環境保護大使,2001年則委任了多個屋苑的物業管理人員和居民為環保大使,透過培訓指導他們如何統籌廢物回收計劃、動員居民合力保持環境清潔和籌辦綠色活動。2003年,環保署與琤芼行合辦環保訓練計劃,為機構培育環保大使。以上計劃的共同目的是培訓環保領袖,讓他們向同儕灌輸環保知識和實踐環保守則。

除了委任環保大使,環保署並推出「綠色領袖計劃」,為個別利益相關者提供專門的訓練課程。這項計劃於2003年3月圓滿結束,成功培訓了1萬位來自10個界別的「綠色領袖」,包括工商界、運輸業、區議會、非政府組織及社區團體、教師及校長、婦女團體、商業及服務業、青少年中心、業主立案法團及屋苑互助委員會和環保團體。我們指導這群綠色領袖在所屬機構推行環境管理系統和實施廢物回收計劃。另於2003年,環保署為2 000名公務員舉辦了135節環保培訓課程,教授多方面的環保知識,包括環保法例及管制、環境影響評估、環境管理、可持續發展及可再生能源。

上述培訓計劃的主要目的是讓每位香港市民也意識到必須身體力行去參與減廢。這是環保署以至全香港市民面對的重大挑戰,一如「廢物」章節所述,本港的堆填區正面臨飽和,從公眾意識的角度來看,只要大眾從自身做起,同心合力參與減廢,便可扭轉目前的困局。而環保署和環保會為達到這個目的,務求為市民提供充足的配套,鼓勵市民將廢物分類回收,促進循環再造。


全力支援 扶植社區環保幼苗

環保會於1998年3月推出屋苑廢物回收比賽,最初的試驗計劃為期兩個月,響應的住戶不多。在那個年代,雖然不少工商企業早已開始回收再造廢物,但家居廢物回收活動卻是鮮有聽聞。環保會決意推廣這個概念,分別在41個參與屋苑放置廢紙和鋁罐分類回收桶,以及在屋苑派發宣傳單張和支援有關的推廣活動。

全賴各方齊心努力,試驗計劃空前成功,自此迅速穩步發展,計劃並於2000年中開始回收膠樽以循環再造。計劃推行以來,每年也有新力軍加入環保行列,截至2003年底,共有1 333個屋苑共158萬戶積極支持。此外,經計劃回收的廢物量亦逐年遞增。2003年,我們共回收超過146 000 公噸廢紙、9 000 公噸鋁罐和1 000 公噸膠樽,而據近期調查顯示,愈來愈多人使用廢物分類回收桶,市民的循環再造意識日漸提高。

(上圖左) 位於兆安苑的「環保家居」於2003年11月舉行開幕禮。
(上圖右) 「轉用充電池」標語創作及標誌設計比賽得獎者於頒獎典禮中獲嘉許。
(下圖) 主禮嘉賓於「屋h三環奪保新紀元」(第七期)開幕典禮,示範如何使用廢物回收桶。
(上圖左)  位於兆安苑的「環保家居」於2003年11月舉行開幕禮。
(上圖右) 「轉用充電池」標語創作及標誌設計比賽得獎者於頒獎典禮中獲嘉許。
(下圖) 主禮嘉賓於「屋h三環奪保新紀元」(第七期)開幕典禮,示範如何使用廢物回收桶。

由於屋苑廢物回收比賽反應熱烈,環保會遂將計劃廣泛推廣。在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的資助下,環保會在1 199間中小學校設置了廢物分類回收桶。計劃自2000年推出至今,幾乎全港所有學校均參與其中。另外幼兒學校亦不甘後人,本港共870間幼兒學校已在新界崇德社的資助下設置迷你的分類回收桶模型,以教育幼兒如何將廢物分類回收。

社區和環保團體也發起不少減少廢物的運動,當中包括在大型屋苑範圍以外的偏遠鄉村及舊區安排廢物回收。為表支持,政府成立的環境及自然保育基金亦悉力提供資助,自2001年起向24個社區和環保團體撥款共1,382萬元,支持他們推行40項廢物回收計劃。這些社區和環保團體除回收廢紙、鋁罐和膠樽外,還回收打印機墨匣、乾廢物和廚餘。

廢物回收運動的成功讓我們領悟到投入社群的重要性。環保署及環保會多年來為學校、屋苑和社會各界提供途徑和支援,廢物回收的規模得以不斷擴大。現在,許多團體或機構的職員和屋苑居民除了統籌廢物回收外,還致力在所屬機構推廣其他環保活動。環保署和環保會從事社區外展工作多年,成效雖不能說立竿見影,但今日已漸見成果。在市民心中,保護環境不再只是環保署的責任,而是人人有責的公眾義務。

(上圖左) 屋苑居民參觀展示「環保生活」的展板。
(上圖右) 學前幼童學習如何使用廢物回收桶。
(下圖左) 小朋友對展覽中以再造物料製成的產品甚感興趣。
(下圖右) 環保署職員為互助委員會舉辦環保講座。
(上圖左) 屋苑居民參觀展示「環保生活」的展板。
(上圖右) 學前幼童學習如何使用廢物回收桶。
(下圖左) 小朋友對展覽中以再造物料製成的產品甚感興趣。
(下圖右) 環保署職員為互助委員會舉辦環保講座。

  鼓勵商界參與
 

(上圖) 律政司司長梁愛詩太平紳士(中)與其他主禮嘉賓出席2003年「香港環保企業獎」開幕典禮。
(下圖) 「香港環保節 2003 - 中小企環保商機研討會」旨在向中小企推廣回收工業。
(上圖)  律政司司長梁愛詩太平紳士(中)與其他主禮嘉賓出席2003年「香港環保企業獎」開幕典禮。
(下圖)  「香港環保節 2003 - 中小企環保商機研討會」旨在向中小企推廣回收工業。

每年一度的「香港環保企業獎」旨在表揚注重環保的私營機構。2003年,本港共有139間企業角逐環保辦公室獎、環保物業管理獎(私營房屋)和最佳環保報告獎。

至於2003年的「香港環保節」則以鼓勵商界參與為重點,同期更為中小企業舉辦研討會,推介香港和珠江三角洲的環保商機,以及舉行業界展覽。這次活動是由環保會及環保署主辦, 香港貿易發展局及香港女工商及專業人員聯會合辦,超過8 000人次參與有關活動。

 

 

  一年一度的慶祝活動
 

參與「世界環境日2003」活動的嘉賓手持他們寫下的「綠色願望」。
參與「世界環境日2003」活動的嘉賓手持他們寫下的「綠色願望」。

香港每年也有兩項環保盛事 - 6月份的「世界環境日」和年終舉行的「香港環保節」。2003年的「世界環境日」適逢「沙士」疫潮,活動均安排在戶外舉行,當中「齊踏步環保路 共創健康香港」活動安排了31條遠足路線,讓參加者遨遊翠綠郊野。全港18區共有約10萬位市民參與這項盛事。

11月舉行的「香港環保節」特設環保商機論壇及展覽,為中小企業提供環保行業的貿易商機,當中特別推介廢物回收和循環再造的業務。此外,「香港環保節」還包括一項向學校和社區推廣轉用充電池的活動,以及頒發獎項予「環保爸媽徵文比賽」的得獎者。「環保爸媽徵文比賽」由AEON教育及環保基金贊助,參賽的學生以文字描述及表揚家長的環保生活習慣,共有1 400多份作品參賽。

 

前瞻

繼續推行環保教育計劃,鼓勵公眾參與廢物減量及回收活動。
鞏固與專業協會和私營機構建立的夥伴計劃,提倡環保作業。
推動學生、青少年團體、社區團體和物業管理業的環保大使計劃。
透過外展計劃擴大和深化「綠色社區網絡」。
在環境資源中心舉辦多元化的環保教育計劃和導賞活動。
繼續為個別社會界別製作環保教材。
與中國國家環境保護總局合作舉辦全國青少年環保比賽。

 

| 手牽手  心連心 | 資源材料 - 公眾的環保意識 |

回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