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风塘
 

避风塘海水及沉积物质量

环保署除了在全港海域进行监测工作外,并在境内的避风塘、船只和游艇碇泊区及政府船坞设立了18个水质监测站和15个沉积物监测站。这些避风塘和船只碇泊区每个都有它的独特性质和用途。

 

铜罗湾避风塘

避风塘三面被海堤包围,潮汐涨退冲刷能力低,特别容易受岸边和湾内船只的污染物影响。一直以来,近市区的避风塘水质均较差,溶解氧水平低而大肠杆菌和其它污染物含量则偏高,此外沉积物的电化学势通常较低,并含有大量有机物和重金属。

 

由于避风塘自身净化污染物能力低,水质通常欠佳,长远改善水质的最佳方法是追查和彻底消除污染源。

 

多年来环保署一直在推动全港避风塘的污染整治工作,其中位于市中心的避风塘更是主要目标。避风塘的典型污染源包括洗街污水、接驳至雨水渠的污水和非法排污,其中包括直接排放到雨水渠的食肆洗碗水或来自街市的废水。在过去20年内,环保署处理的这类个案不计其数,致力消减污染,使流入避风塘的污染物和废水量大幅减少。

 

除此之外,有些大型发展项目亦有助于整治避风塘污染。近年来随着一些旧区楼宇和寮屋的清拆及重建,有些避风塘也因应市区重建计划而搬迁,油麻地避风塘就是其中的一个例子,至于观塘避风塘则受惠于多年来的控污工作以减少排入塘内的污水量。另外政府所推行的「吐露港污水输出计划」也使观塘避风塘的溶解氧逐步提高。「吐露港污水输出计划」是将吐露港区内经沙田及大埔污水处理厂处理过的污水经管道通至观塘避风塘上游的启德明渠排放,从而增加了明渠的流量,也提高避风塘的溶解氧水平。环保署所推行的一系列污染管制措施和计划令近市区避风塘水质有明显的改善(其中包括观塘、三家村、油麻地及香港仔),水中溶解氧水平上升而大肠杆菌等污染物含量则相对减少。

1996年与2005年避风塘大肠杆菌水平比较图

维港两岸的避风塘由于周边人口密集和临近工商业区,长期以来污染问题较新界和离岛避风塘严重。2005年,位于西贡和喜灵洲避风塘的大肠杆菌水平很低(每百毫升少于10个),但维港避风塘的细菌含量则偏高(每百毫升1,000至10,000个),氨氮、总无机氮等其它污染物的分布情况也大致相似。另外,维港避风塘沉积物的镉、铬、铜和其它金属水平一般较高,这种情况与六十年代至八十年代电镀厂、印制电路板厂和电子厂的污染排放有关。

 

 

三家村避风塘的生化处理

三家村避风塘于2004年采用
生化方法处理缺氧沉积物

政府多年来一直致力解决避风塘水质污染问题,其中较易为市民察觉的一项就是臭味问题。臭味的成因是海床沉积物中的有机物质过高和含氧量低,因而形成硫化氢这类难闻的气体。

 

沙田城门河下游以往曾有河水发出恶臭的问题。政府于1997年治理河道,在河床口进行挖掘污染沉积物工程及利用生化处理方法改善沉积物质素,难闻气味已较以前大幅度减少。生化处理可以多种形式进行,以城门河为例,处理程序是将硝酸钙注入沉积物内,使缺氧的污染物转化为氮或二氧化碳等无臭气体,从而消减臭味。鉴于该项工程成效理想,政府决定于2004年在三家村避风塘实施同类的生化处理。

 

环保署的长期监测数据显示,三家村避风塘的沉积物经生化处理后,其电化学势(反映水含氧量)大幅提高(负数值降低),而总硫化物水平(导致臭味的硫化氢气体来源)则明显下降。附近居民不再受三家村避风塘所发出的臭味影响!

三家村避风塘的电化学势及总硫化物水平(2000-2005年)

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