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信报财经新闻编辑的信-垃圾收费指定袋不环保?

香港市民每天产生约 1.51公斤垃圾,是东京的2.4倍,首尔的4倍。这个弹丸之地,垃圾产生总量每日达到 11 000公吨 。推动减废回收,实在有切实需要。

贵报 2024年3月9日题为"「双胶弃物」有趣处"的评论文章,对垃圾收费主要透过购买指定垃圾袋(指定袋)推行有所误解,我在此解释有关问题。

使用指定袋会增加垃圾量?
现时市民大都是用塑胶垃圾袋包好垃圾然后弃置。实施垃圾收费后,这个模式基本没有改变,只是把日常用的垃圾袋改为指定袋。指定袋有9款容量让市民按需要选用,相比今日一般家居垃圾袋只有两三种容量选择,更能物尽其用。 各地推行垃圾收费后的经验都是市民会因为想减少费用而增强减废回收意识,慢慢改变习惯,垃圾总量会逐渐减少。例如首尔在1995年推行垃圾收费至今,人均垃圾弃置量减少约七成。指定袋使用量亦会随着垃圾总量减少而下降 。

有人会问∶不能用购物后的塑胶袋而要用指定袋弃置垃圾,会否浪费多一个胶袋因而制造垃圾?实情是日后市民在购物时如没有自备购物袋,是可以购买指定袋来装载购买的物品, 其后便可用来弃置垃圾,达致「一袋两用」。至于在其他情况下得来的胶袋,只要保持清洁亦可回收,循环再造,无需变成垃圾。

「可降解」塑胶袋是否更环保?
有人或会认为这是「颠覆了人们的观念」,但事实是现时的「可降解」塑胶袋的确并不更环保。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于 2015年发表的「 可生物降解塑胶和海洋垃圾:误解、关注和对海洋环境的影响 」的文件 ()对此有详细解释。简单来说,声称「可降解」的塑胶均需要特定的环境、温度和时间才可降解,装载垃圾的胶袋在堆填区并没有可降解的条件。部份「可降解」塑胶更不环保,尤其是氧化式可降解塑胶。现时科学家在人体血液已发现微塑胶,警告其有机会影响身体器官。这类「可降解」塑胶是在传统塑胶加入添加剂,使塑胶加速碎裂成为更大伤害的微塑胶,欧盟成员国亦已禁止使用。因此环境保护署的指定袋不采用「可降解」塑胶,但规定必须含有至少20%再生塑胶物料以支持回收再造是合理的做法。

因着塑胶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威胁愈来愈大,减少塑胶使用是大势所趋。和世界其他城市一样,我们的策略是逐步减少甚至取缔已有非塑胶替代品的塑胶产品。香港从源头和供应入手的首阶段管制已定在4月22号地球日开始,和世界其他地方一同携手,起步减少使用塑胶。

徐浩光博士
环境保护署署长

注:
Biodegradable Plastics and Marine Litter. Misconceptions, Concerns and Impacts on Marine Environments. 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me (UNEP), 2015.
https://www.unep.org/resources/report/biodegradable-plastics-and-marine-litter-misconceptions-concerns-and-impac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