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星島日報編輯的信-回應有關《香港氣候行動藍圖2050》的評論文章

就貴報2021年11 月26 日題為「氣候變化大會落幕 香港有跟上嗎?」的文章,尤其關注甲烷排放的問題,環境局現作出回應,讓公眾了解香港特區致力應對氣候變化,與國際一起為邁向碳中和而努力。

香港緊貼國際間在氣候變化議題上的討論及應對方向,積極制訂減碳策略,提出具體目標、時間表及路線圖。因應2015年的《巴黎協定》,我們於2017年公布《香港氣候行動藍圖2030+》。為達致行政長官在2020年施政報告中宣布香港力爭205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目標,我們在2021年先後推出《香港資源循環藍圖2035》、《香港電動車普及化路線圖》、《香港清新空氣藍圖2035》及《香港氣候行動藍圖2050》,在2021年底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前,已為香港減碳里程上的不同範疇訂下了更清晰的大綱。

香港是以第三產業為主導的城市,甲烷的溫室氣體排放所佔比例較低。雖然如此,政府仍致力投入資源減少甲烷排放。香港甲烷主要由廢棄物在堆填區分解所產生,而大部分甲烷是源自有機廢物。資源循環藍圖提出「全民減廢.資源循環.零廢堆填」的願景,定下中期目標把都市固體廢物的人均棄置量減少40%至45%,及把回收率提升至約55%,減少由廢棄物在堆填區分解所產生的甲烷。市民大眾在日常從源頭惜食減廢,是箇中關鍵之一,故此近年來政府積極推動「惜食香港運動」,呼籲大家在市場、廚房或餐桌都「咪做大嘥鬼」。

同時,氣候行動藍圖及資源循環藍圖均提出在2035年或之前發展足夠的轉廢為能設施,擺脫依賴堆填區來直接處理生活垃圾。事實上,環境局早於2018年已發展「有機資源回收中心第一期」(O·PARK 1),以先進技術將不能避免產生的廚餘,循環再造成可再生能源,藉此減少溫室氣體排放。O·PARK 1的廚餘處理量可達到每日200公噸,每年可減少約42,000公噸的溫室氣體排放,其訪客中心歡迎預約參觀。另外,渠務署與環境保護署(環保署)合作在大埔污水處理廠推行的「廚餘、污泥共厭氧消化」試驗計劃,將廚餘與污泥進行共厭氧消化,每日可處理約50公噸廚餘。 

「有機資源回收中心第二期」(O·PARK 2)亦正在興建中,預期於2023年投入運作,每日可處理300公噸廚餘,每年預計可減少約67,000公噸的溫室氣體排放。政府會持續擴大廚餘收集及回收服務,並繼續發展有機資源回收中心及善用污水處理廠進行「廚餘與污泥共厭氧消化」,同時探討以其他創新的技術處理廚餘,進一步提升本港的廚餘處理能力,目標是在2030年代中期,大致齊備處理全港可有效回收的廚餘棄置量,從而減少廚餘在堆填區分解時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 

政府亦通過回收及利用堆填氣體作可再生能源,以直接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香港三個位於新界西、新界東南及新界東北的策略性堆填區已設有管道網絡,收集從有機廢物分解時所產生包括甲烷的堆填氣體,為堆填區內的運作提供所需能源,包括發電及為滲濾污水處理設施提供熱能,而剩餘的堆填氣體經處理後亦會輸出至煤氣公司管道及發電至電力公司網絡為大眾提供能源,體現「轉廢為能」。香港兩間電力公司的天然氣供應商亦正透過採取不同措施減低天然氣生產過程中的溫室氣體排放,並加強披露溫室氣體相關資訊的透明度。

另一方面,政府一向致力保留於發展地區中的樹木。如發展項目進行期間有必要移除健康的樹木,而沒有合適或可行的方案予以保留或移植,則必須提供一個能够平衡植樹質量及可持續的保償性植樹建議。保償性植樹可為發展項目達到多項目標,包括美化市容、提供綠蔭、協助園境布局、提昇生態價值及植物生境等,而不止於作為碳匯的考慮。

此外,環保署已於2021年6 月啟用園林廢物回收中心 Y·PARK [林·區],將合適的本地園林廢物轉化成不同可重用、循環再造或升級再造的再生產品,為本地園林廢物提供更好及多元化的資源循環機會,減少樹木被棄置於堆填區;近日,進一步批出「環保園生物炭生產試驗設施」的設置和營運合約,將試驗本地木質廢料轉化成生物炭,生物炭的特點是可以保存木質廢料當中的碳分子,有助減碳以應對氣候變化。

在工程項目方面,雖然現行對個別指定工程項目所進行的法定環境影響評估程序並不包括溫室氣體/碳排放評估,政府會繼續鼓勵項目倡議人就個別主要基建項目(例如三跑道系統、中部水域人工島項目)進行溫室氣體/碳排放評估。

我們會視乎各種減碳和零碳技術的最新發展,適時調整及優化減碳措施,跟貼時局,並按《巴黎協定》精神約每五年檢視氣候行動,力爭香港在2050年前實現碳中和。

鄧成和
環境保護署首席環境保護主任(跨境及國際事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