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空氣監控網絡二零零六年監測結果報告今天發布

區域空氣監控網絡二零零六年監測結果報告今天發布

香港特區政府環境保護署(環保署)與廣東省環境保護局今天(四月二十四日)共同發布粵港珠江三角洲區域空氣監控網絡二零零六年監測結果報告。該報告匯報去年全年的區域空氣污染狀況,並已載於廣東省環境保護局公眾網http://www.gdepb.gov.cn和環保署的網頁http://www.epd.gov.hk

監控網絡在報告期間整體運作暢順,其質量控制和保證工作皆按照質保/質控操作程序的規定執行,以確保監測站錄得的空氣質量數據高度準確可靠。

監控網絡量度各主要污染物(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臭氧和可吸入懸浮粒子)的濃度。總括來說,二零零六年珠三角沿海一帶的空氣質量一般較區域中部及北部地區為佳,這可能是與沿海一帶的污染物擴散條件整體較佳有關。

此外,區內大部分污染物的整體濃度在一至三月及十至十二月較高,而在夏季的六、七月則較低。夏季污染較低除了與該季節有較多的雨水和較高的混合層高度有關外,偏南的季候風亦為珠江三角洲地區帶來較為潔淨的海洋性氣流。不過,污染物濃度的月際變化每年都可能有差異,因此,我們必須長期觀察才能對其變化規律作出定論。

就個別監測點而言,二零零六年監控網絡各監測點都曾經間歇性錄得有污染物濃度超出國家環境空氣質量二級標準 (適用於一般生活區) 的情況,主要是由不利於污染物擴散的氣象條件觸發。

長遠而言,監測結果有助粵港雙方對珠三角地區內的空氣質素趨勢進行科學分析。兩地現在推行的減排措施對區內的空氣質素有正面的影響,我們期待當監控網絡錄得更多的數據後,粵港雙方能夠科學地評估這方面的影響,以及有關措施的成效。

粵港兩地環境監測部門將持續監測區域空氣質量的變化,並定期向公眾發布最新的監測結果,預計監控網絡二零零七年上半年的監測結果將可在今年十月完成。

監控網絡是粵港在環保合作的重要成果之一,它擁有十六個監測點,其中十三個監測點位於廣州、深圳、珠海、佛山、中山、惠州、東莞、江門、肇慶、順德、惠陽、番禺及從化,而其餘三個則位於香港的荃灣、東涌及塔門。監控網絡於二零零五年十一月三十日正式啟動,由廣東省環境保護監測中心站及環保署分別負責兩地監測子站的協調、管理和運作。

2007年4月24日(星期二)

 

返 回 頁 首目 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