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物

本节为您详述香港废物的产生及废物减量与管理概况。以下的简要概览可供各位参考,详细资料则分别收录于多个题项:问题与解决方案资料与统计数字公众谘询研究报告指引与参考资料减少废物计划生产者责任计划废物收集/再造废物处理设施,请从选项目录进入查阅。

在香港推行废物减量与管理的种种挑战概览

 

废物的种类

香港每天产生多种废物,这些废物必须以不同方式处置。环保署会定期统计每种废物的数量,统计资料包括废物的成份、运往各处理设施的数量及回收再造的数量。

都市固体废物包括来自住宅及工商业活动所产生的固体废物,但建筑、化学、医疗及特殊废物则不包括在内。这类废物会运往堆填区处理。

厨余是香港都市固体废物中的最大类别。除了食剩饭菜或过期食品外,在食品生产、加工、批发、零售及预备过程中也会产生厨余。厨余容易被分解,并产生气味和卫生问题。

建筑废物包括来自建筑、装修、拆卸、土地挖掘及修路等建造工程所产生的废物。透过废物分类处置,惰性废物可用作填海物料,非惰性废物会被运往堆填区。

化学废物指《废物处置(化学废物)(一般)规例》中所列出对人类健康及/或环境构成潜在危险的物质。

医疗废物包括根据《废物处置条例》第2条及附表8界定的各种从医疗、化验所和研究等业务产生的废物。医疗废物必须妥善管理,以尽量减低其对公众健康构成的危险或对环境造成污染的风险。

废置食用油包括从任何煮食供人食用的过程中扔弃的食用油,不论这些食用油是否曾用作原本用途(例如:隔油池废物,经使用煮食油及未经使用但因各种原因例如品质变坏而需要弃置的食用油),但不包括来自家居的食用油。废置食用油应妥善管理,以促进本地资源回收再造,及防止它们重入食物链。

特殊废物包括动物尸体禽畜废物辐射性废物隔油池废物污水厂污泥及滤水厂污泥。这类废物需要独立处理,而他们的妥善处理和处置方式则在构思中。由于这类设施选址时往往遭当地社区反对,因此需要较长时间才能落实。

其他固体废物包括弃置于海上倾卸场的疏浚淤泥及挖掘物料。


重重考验

废物是富裕社会常见的问题,人们的经济条件提高,消费购物成为生活的一部份,有了新玩意,旧东西当然弃诸门外,香港就是很典型的例子。

废物与日俱增

图片

一如许多已发展都市,香港的废物量随着经济的起飞而每年持续递增。就以都市废物为例,在环保署成立的1986年至今,平均每年都有增长,这正好吻合同期的经济发展步伐,加上期间香港人口激增逾100万,只要每位市民多丢一点垃圾,亦足以令废物问题百上加斤。

都市固体废物来自住宅及工商业场所,这些废物最终弃置于堆填区。堆填区除了接收都市固体废物外,还要吸纳大量建筑废物,压力十分沉重。特区政府在2006年实施建筑废物处置收费,而运往堆填区的建筑废物亦自此大幅减少。然而,运往堆填区弃置的建筑废物量的多寡,主要视乎当时的经济情况及动工中的建筑工程数目。

有关废物产生及弃置量的详情,请浏览资料与统计数字

未来展望

香港的土地资源有限。堆填区是可持续发展废物管理系统不能或缺的一环,但发展堆填区却需要一定的土地资源。因此,堆填区必须被视作一项珍贵资产,必须更适当地运用,将堆填区的容量善待慎用。

我们亦须采用先进科技缩减需要处置的废物体积,以保留珍贵的堆填区空间。经过详尽的研究,我们正计划发展以焚化为核心技术的综合废物管理设施,大幅减少废物的体积以及回收能源。另外,我们会发展有机资源回收中心,把已被源头分类的有机废物转化为有用的产物。

减少废物

Waste recycling in housing estate

屋邨废物回收

谈到减少废物,不期然会联想到循环再造,但答案其实并非如此简单。减少废物运动要取得成功,除了回收再造,还需大家同心协力,尽量避免制造废物。

2013年5月,环境局发表《香港资源循环蓝图2013-2022》(蓝图),阐述未来10年废物管理的整全策略、具体目标、政策措施以及行动时间表,以全面应对香港的废物危机。蓝图确立目标,即在2022年或以前减少40%的都市固体废物人均弃置量。为达致目标,蓝图提出三方面的政策及行动,包括采取全方位措施,透过减废政策及法规,推动行为改变;发起具明确目标的全民减废运动;及投放资源以完善与废物相关的基建。

根据可持续发展委员会的建议,我们制定了都市固体废物收费(垃圾收费)的框架方案建议,并于2015年2月向立法会介绍。经参考业界和不同持分者的意见后在2017年10月提出优化的建议收费安排和推出多个宣传教育活动。环境局在2018年11月向立法会提交落实垃圾收费的修订条例草案,并于2021年8月获得通过,我们亦已于2024年1月征询立法会环境事务委员会的意见,决定于2024年8月1日实施垃圾收费。更多有关垃圾收费的安排请浏览专题网站

至于生产者责任计划方面,在2009年7月,塑胶购物袋环保征费计划正式实施,成为在《产品环保责任条例》(第603章)下首个强制性生产者责任计划,透过直接的经济诱因,以减少滥用塑胶购物袋的情况。基于计划有效减少受规管零售界别所派发的塑胶购物袋,我们进一步就扩大计划的建议谘询公众,并获得社会普遍支持。在立法会通过相关的法例修订后,塑胶购物袋收费在2015年4月1日全面实施。计划详情请按此处。 同时,环保署正积极推动就废电器电子产品及玻璃饮料容器引入强制性生产者责任计划,并分别在2015年3月及7月就两项计划的立法建议提交立法会审议。我们亦同步推行各项所需的辅助措施,包括发展废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及回收设施,以及逐步扩大玻璃容器的回收网络。

为提升环保教育,以及协助社区收集各类回收物料,让绿色生活扎根社区,政府正逐步在全港每区各设立一个「绿在区区」项目。并由非牟利团体营运。截至2015年年底,首两个项目──「绿在沙田」及「绿在东区」经已投入运作,而其他地区的项目正处于不同规划阶段。项目详情请按此处

环境及自然保育基金已同意拨款1千万元,以支持政策大纲下的公众教育计划。有意申请人士请参阅有关网页之详情。

2021年2月,环境局公布《香港资源循环蓝图2035》,以「全民减废‧资源循环‧零废堆填」为愿景,承接2013年发表的《香港资源循环蓝图2013-2022》,提出应对至2035年废物管理挑战的策略、目标和措施。在这愿景下,政府将与业界及市民共同朝着两大目标迈进。中期目标是透过推行垃圾收费,把都市固体废物的人均弃置量逐步减少40-45%,同时把回收率提升至约55%;长期目标是发展足够转废为能设施,长远摆脱依赖堆填区直接处置废物。为达至以上目标,政府会推进六大主要行动,包括全民减废、分类回收、资源循环、支援业界、协同创新及教育推广,引领各项政策及措施的推进,建设循环经济及可持续的绿色生活环境。

废物的管理与处置

环保署负责管理各类废物收集、转运、处理及弃置的设施。自1989年起,本署负责监督3个策略性堆填区、1个化学废物处理设施及废物转运站网络的成立。我们已淘汰不符合环保原则的旧式堆填区,并正修复有关设施改作其他用途,例如兴建多用途草地球场及高尔夫球练习场等。

策略性废物图片

政府根据策略性废物处理计划,耗资了超过100亿元兴建多个新的废物处理设施。这些堆填区原拟运作至2020年,但综观香港今日的废物量,假如不切实采取行动,恐怕3个堆填区会比预期更早饱和。

政府主要透过立法管制废物。《废物处置条例》是管制废物处置的法例,监管范围包括废物的收集、处置及废物进出口。《海上倾倒物料条例》则是管制在指定海泥倾卸区弃置疏浚海泥及挖掘物料的法例。我们已全面实施禽畜废物管制计划,以管理及处置禽畜废物。

各废物处理设施的资料如下:

  • 3个策略性堆填区均位于新界〔稔湾、将军澳及打鼓岭〕。各堆填区均设有防渗漏层、渗滤污水收集及处理系统、堆填区气体管理系统及地面/地下水管理系统,以管制空气及水污染。
3个策略性堆填区
  • 修复香港13个已关闭的堆填区,以减少对公众安全与健康的潜在危险。这些堆填区现正进行美化工程,完成后会成为市区的绿化区,部份则可转作高尔夫球练习场、多用途草地球场、休憩公园和生态公园等用途。
  • 7个废物转运站分布于香港各区,集中收集该区的废物。区内的废物由小型废物收集车运至转运站,压缩后便会装上货柜,然后以货柜车或船只运往堆填区。各转运站的废水及废气均受到严格管制,以免影响环境。
  • 青衣化学废物处理中心于1993年启用,这设施可接收多种化学废物,并于2011年8月1日开始接收医疗废物。其排放的污染物均受到严格管制,环保署并会定期进行监测。
     
  • 1991年启用的新界北沙岭堆肥厂专门处理禽畜废物,粪便处理后会转化为泥土滋养剂,以供本地使用。
     
  • 污泥处理设施位于屯门曾咀,于2015年投入运作。这设施收集及处理11间渠务署运作的污水处理厂所产生的污泥。
Photo of Chemical Waste Treatment Centre Facility on Tsing Yi  Island 污泥处理设施

有关以上设施的环境影响,请参阅环保署每年出版的环保工作报告

废物管理及处置的详细资料请浏览问题与解决方案

推动回收业可持续发展

环保园

为推动本地回收业的发展,政府已在屯门第38区发展占地20公顷的环保园,以可负担的租金提供长期土地供循环再造工业使用,籍此鼓励业界投放资金,发展先进的循环再造技术及增值工序。

回收基金

10亿元回收基金已于2015年10月正式启动,并接受申请。回收基金透过协助回收业提高作业能力和效率,促进废物回收再造,转化为有用资源及产品,从而推动回收业的可持续发展。

同心协力改善环境

海报市民如想减少废物,为环境出一分力,不妨选购一些包装较简单的产品,还有自备循环再用的购物袋,而弃置的废纸、金属及塑胶则应分类回收。

有意减少废物的商界机构,可参与专为私营机构而设的香港环保卓越计划组织减废活动。环保署亦备有针对个别行业的废物减量资讯及专营可再造物料的商号名录,详情请参阅问题与解决方案之减少废物

指引与参考资料一节备有适用于工厂、工商界、禽畜业及其他行业废物的管制法规资料,欢迎浏览。

此外,环保署于2005年1月起在全港推行家居废物源头分类计划,鼓励屋苑/住宅楼宇于楼层设置废物分类设施,及扩大可回收物料的种类,以增加家居废物回收量及减少所需弃置的废物。有关详情,可点击此处或致电回收热线(2838 3111)。为进一步推广减废回收,并为一些商业价值偏低的可回收物料提供出路,我们在2011年建立社区回收网络。环保署亦进行宣传工作,教育市民从源头减废,并做好废物分类,避免回收物料混杂废物和受污染,以提升回收物料的质量,减少后期的处理工序。

环保采购

为促进减废回收,政府一直以身作则带头实行环保采购政策。例如,政策局和部门应避免使用一次过用完即弃的产品,并尽量采购更适合循环再用、采用更多再造物料制造、附有较少包装和更持久耐用的产品。详情请参阅环保采购

返回首页